小花黄堇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花黄堇Corydalis racemosa(Thunb.)Pers.为罂粟科紫堇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堇、野水芹、黄花鱼灯草等,广泛分布于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其根或干燥全草入药,性寒,味苦涩,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杀虫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聤耳流脓、疮毒、疥癣、毒蛇咬伤等。本文前期研究发现小花黄堇95%乙醇提取物能明显促进体外胰岛HIT-T15细胞分泌胰岛素,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潜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和水部位是其促胰岛素分泌的活性部位。为阐明小花黄堇促胰岛素分泌的活性成分,本文对小花黄堇95%乙醇提取物的两个活性部位——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和水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促胰岛素分泌活性筛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小花黄堇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途径,并对小花黄堇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 文献综述本文对紫堇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文献调研发现,紫堇属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此外还含有苯丙酰胺类、黄酮、萜类和甾体类、苯丙素类等化合物;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炎、镇痛、抗癌、杀虫、胆碱酯酶抑制和保肝等。2 小花黄堇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结合各种波谱、光谱方法,对小花黄堇95%乙醇提取物中具有促胰岛素分泌活性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和水部位进行了系统地分离纯化,鉴定了57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7个生物碱:小花黄堇碱A(racemosine A,1)、小花黄堇碱B(racemosine B,2)、8-oxostylopine(8)、四氢黄连碱(stylopine,9)、hendersine B(10)、木兰箭毒碱(magnocurarine,11)、伪普罗托品(pseudoprotopine,12)、普罗托品(protopine,13)、唐松草酚定(thalifendine,14)、药根碱(jatrorrhizine,15)、青风藤碱(sinoacutine,16)、(-)-pallidine(17)、maclekarpine E(18)、木兰花碱((+)-magnoflorine,19)、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noroxyhydrastinine,20)、pyrrolezanthine(21)、3-甲酰基吲哚indole-3-carbaldehyde,22);16个苯丙酰胺类化合物:N-顺式-芥子酰酪胺-4’-O-β-D-葡萄糖苷(N-cis-sinapoyltyramine-4’-O-β-D-glucoside,3)、N-顺式-芥子酰-3-甲氧基酪胺-4’-O-β-D-葡萄糖苷(N-cis-sinapoy-3-methoxytyramine-4’-O-β-D-glucoside,4)、N-反式-肉桂酰酪胺(N-trans-cmnamoyltyramine,23)、N-反式-阿魏酰苯乙胺(N-trans-feruloylphenethylamine,24)、N-反式-阿魏酰酪胺(N-trans-feruloyltyramine,25)、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N-tras-feruloyl-3-methoxydopamine,26)、N-反式-芥子酰酪胺(N-trans-sinapoyltyramine,27)、N-反式-香豆酰酪胺(N-trans-p-coumaroyltyramine,28)、N-反式-o-甲氧基肉桂酰-3-羟基章鱼胺(N-trans-p-methoxycinnamoyl-3-hydoxyoctopamine,29)、N-反式-阿魏酰酪胺-4-O-β-D-葡萄糖苷(N-trans-feruloyltyramine-4-O-β-D-glucopyranoside,30)、N-反式-阿魏酰酪胺-4’-O-β-D-葡萄糖苷(N-trans-feruloytyramine-4’-O-β-D-glucopyranoside,31)、N-反式-芥子酰-7-羟基酪胺(N-trans-sinapoyl-7-hydroxytyramine,32)、N-顺式-芥子酰酪胺(N-cis-sinapoyltyramine,33)、N-顺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N-cis-feruloyl-3-methoxytyramine,34)、N-顺式-阿魏酰酪胺(N-cis-feruloyltyramine,35)、flavifloramide B(36);12 个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3-羟基-4,7-巨豆二烯-9-酮-3-O-α-L-阿拉伯糖基-(1→6)-β-D-葡萄糖苷(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3-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5)、3-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3-O-β-D-木糖-(1→6)-β-D-葡萄糖苷(3-hydroxy-5α,6α-epoxy-β-ionone-3-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6)、3-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3-O-α-L-阿拉伯糖基-(1→6)-β-D-葡萄糖苷(3-hydroxy-5α,6α-epoxy-β-ionone-3-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7)、(+)-去氢催吐罗芙叶((+)-dehydrovomifoliol,37)、3-羟基-4,7-巨豆二烯-9-酮(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38)、9-羟基-4,7-巨豆二烯-3-酮(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39)、6,9-二羟基-4,7-巨豆二烯-3-酮-9-O-β-D-葡萄糖苷(6,9-di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9-O-β-D-glucoyranoside,40)、3-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3-hydroxy-5α,6α-epoxy-β-ionone,41)、icariside B2(42)、黑麦草内酯(loliolide,43)、5β,6α-二羟基-7-巨豆烯-9-酮-3β-O-β-D-葡萄糖苷(5β,6α-dihydroxy-7-megastigmen-9-one-3β-O-β-D-glucoyranoside,44)、crotolidine(45);12 个其他类的化合物(包括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2个奎宁酸类化合物和3个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6)、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基-(1→6)-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7)、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1→2)-β-D-glucopyranoside,48)、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α-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9)、异鼠李素-3-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50)、槲皮素-3-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51)、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52)、5-O-阿魏酰奎宁酸酯(5-O-feruloylquinic acid,53)、3-O-阿魏酰奎宁酸酯(3-O-feruloylquinic acid,54)、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ol,55)、香草醛(vanillin,56)、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anol,57)。其中化合物1-7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341为首次从紫堇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小花黄堇中分离得到。3单体化合物促胰岛素分泌活性评价在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胰岛HIT-T15细胞促胰岛素分泌筛选模型对所分离得到的13个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小花黄堇碱A(1)、小花黄堇碱 B(2)、伪普罗托品(12)、maclekarpine E(18)和 pyrrolezanthine(21)具有明显的促进HIT-T15细胞分泌胰岛素作用,且所有单体化合物在100μM浓度下未显示细胞毒性。4 小花黄堇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采用LC-IT-TOF-MS技术对分离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质谱分析,初步阐明了其主要结构类型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LC-IT-TOF-MS技术进一步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对照品比对等方法对小花黄堇总提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分析,共鉴定了 42个色谱峰。
其他文献
黄河流域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走廊,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检索了1999—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现状和热点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自2019年极速上升,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重要
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角度来说,要改变以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浅表式学习现象,就必须在“深”字上做文章:学习中深情投入,阅读中深刻体验,师生间深度对话,思考中深入探究,同学间深化合作。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的课内外练习的总称,是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很多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技能地反复操练和机械识记,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探究性作业注重多种感官参与,重视知识间的整合与运用,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多元思维,使做作业成为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
期刊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充满丰富的隐喻。在阅读教学中,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隐喻内容,对学生进行隐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课文隐喻的识别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其次是要遵循隐喻的相似性、想象性和语境性的特点进行教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音乐课程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任何音乐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要素,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与音乐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期刊
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令人关注,已成为制约高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挑战,高校应积极化解网络舆情事件,着眼于长远发展,有目标、有步骤地实施舆情的正面引导,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营造一个健康、积极、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圈。
宜居城市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世界城市问题研究的热点。运用知识图谱工具对国内重要期刊进行量化分析,重点通过关键词共线分析、聚类分析、时趋分析以及热点词突现分析来研究宜居城市各阶段的热点与趋势,发现:宜居城市研究随着社会对城市要求的不断深化,其内涵不断丰富;宜居城市研究与科学发展观、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高度相关,研究方向与相关政策结合紧密;宜居城市与生态文明、老龄化、城市创新、智慧城市等理
新课改前,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以至于学生很难体会到音乐的动人之处。为了切实落实新课改中自主探究、灵动教学的教育理念,在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教师应当改变自身的教育思想,结合音乐课程教育特色,为学生打造相对健全的教育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动性,逐步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一、巧用微课,实现灵动
期刊
“图像化”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符合个体生命发展的天性,时代文明进步的必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认知特点。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运用“图像化”策略,以图激趣,以图建模,以图会文,以图导学,以图启思,以图入境,以图促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独立识字”是学生无须教师教而自主构建音、形、义统一联系的识字过程。据形猜音猜义无法构建汉字音、形、义的统一联系,不应将其视为“独立识字能力”。养成查字典、词典习惯才是培养独立识字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