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铁性BiFeO<,3>纳米结构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nl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水热法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了多种形貌的铁酸铋纳米结构。单相多铁性BiFeO<,3>纳米结构包括纳米颗粒、纳米柱状晶、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纺锤体、纳米片等,多相铁酸铋纳米结构包括纳米砖、纳米链等。 单晶纳米颗粒直径约100 nm,其在室温和低温下都表现出弱铁磁性,且随温度的降低弱铁磁性增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其吸收边在620 nm,对应其能隙为2.0 eV。 单晶纳米柱状晶形貌规则,棱角清晰。其在室温下表现出顺磁性,在低温(10 K)下表现出反铁磁特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其吸收边在680 nm,对应其能隙为1.9 eV。由纳米颗粒到纳米柱状晶,尺寸的变大导致吸收边发生明显的红移。 纳米棒长在几百纳米,直径约 10 nm。纳米棒经过特定的工艺能够形成直径在100nm,长几个μm沿[110]方向生长的纳米线。纳米纺锤体长约500 nm,厚约100 nm。单个纳米线也为单晶。 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下合成出了尺寸约5 300~500 nm的单相Bi<,2>Fe<,4>O<,9>纳米方片,纳米方片呈规则的平行四边形,邻边互成90°,两边分别躺在(110)和(110),纳米方片表面为(001)。单相纳米片的带隙约在1.9 eV。 含有Bi<,25>FeO<,40>相和BiFeO<,3>相的含铋铁氧体纳米链在室温和低温下表现出明显的铁磁性,且低温时磁性比室温下要强。多相的Bi<,25>FeO<,40>和BiFeO<,3>纳米链对外显示出高于单相BiFeO<,3>纳米材料两个数量级的磁化强度。
其他文献
通过选择合适的放电驱动频率,调控离子能量、离子通量、等离子体密度、电子温度,来沉积有不同结构特性的硅薄膜,成为调控薄膜结构与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这种通过驱动频
量子信息学是由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方面。在量子信息学中,量子纠缠态是其最基本的要素,而以它为基础的一些研究方向
采用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法研究了在FINEMET型合金中用Co部分替代Fe形成的(FexCo1-x)73.5Cu1M3Si13.5B9(x=0.5,1;M=Nb,Mo)系纳米晶合金薄带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结构和磁性,重点分析了
碳化硼铝( B4C-Al)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低密度、轻材质、热导性能好等优点,且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物理机械力学性能和热中子吸收性能良好,因此 B4C-Al复合材料广泛应用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以其在液晶背光源、固态照明光源等方面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白光器件的高效率、高亮度、长寿命及高色稳定性等对其实现产业化
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当前军事雷达系统研究的主流趋势,有源相控阵雷达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且波束指向非常灵活、迅速,能够同时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铁序的材料,而且这些铁序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耦合能够产生新的功能。从基础研究和应用角度来说,具有铁磁-铁电序共存的多铁性材料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