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改善与性能提高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以其在液晶背光源、固态照明光源等方面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白光器件的高效率、高亮度、长寿命及高色稳定性等对其实现产业化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来,磷光染料的引入使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及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n’。与此同时,人们对白光器件的寿命及色度随工作电压发生位移的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其中提高色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备单层高色稳定器件,在双发光层中间插入阻挡层,调节激子在发光层间的复合平衡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如何提高器件发光效率、色稳定性及显色指数这三方面展开。针对WOLED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做了如下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工作: 1)采用高效红色磷光染料Ir(piq)<,2>(acac)掺入BALq作为红色发光层,荧光染料TBPe掺入CBP作为蓝色发光层制备了一种双发光层结构的白光OLED器件。这样选材的思路是基于一方面红色磷光染料的引入可明显提高器件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蓝色磷光器件寿命短的缺陷,使器件的整体性能得以优化。最终所得器件在8 V工作电压下外量子效率和亮度分别为1.7%和1020 cd/m<2>,亮度在17 V下高达11500 cd/m<2>。 2)采用Ir(ppy)<,3>作为磷光敏化剂,通过其敏化rubrene作为黄色发光层,与BALq:TBPe的蓝色发光层组合制备了高效的白光器件。通过在发光层间插入空穴阻挡材料BCP对载流子分布及器件色度进行很好的调节。 3)成功制备了具有高色稳定性的单发光层及双发光层的白光器件。特别是针对双发光层白光器件,提供了一种优化器件色稳定性的方法。即通过引入一个空穴阻挡层及调节发光层中染料掺杂浓度的方式。所得双发光层白光器件在5 V及17 V下的色坐标分别为(0.311,0.380)和(0.310,0.377),器件的色坐标和电致发光光谱在整个工作电压范围内均无明显变化。 4)制备了一种高显色性、适用于彩色显示背光源的多层掺杂型白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TO/NPB/NPB:Ir(piq)<,2>(acac)/CBP:TBPe/BAlq:rubrene/BAlq/Alq<,3>/Mg:Ag,其显色指数高达92,无论与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光源还是其它类型光源比较,都是属于非常高的值。器件在9 v工作电压下的量子效率为1.5%,亮度在20 V下达16260 cd/m<2>,由于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主要由464 nm、552 nm、620 nm三个发射峰组成。特别适合与彩色滤色膜搭配获得全色显示。
其他文献
对于原子分子碰撞中的能量转移过程的研究可以确定分子相互作用势、碰撞粒子的能量分配及发展新型激光器。由于碱原子分子激发态能级低,容易被激发,其辐射的荧光往往处于红外,并
本文包括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模型以及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应用。该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是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强有力的工具。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光学薄膜单腔Fabry-Perot结构与多腔耦合结构的多频滤波特性,并根据多频滤波特性设计出用于光通信等系统的多频滤波器;系统地提出与总结了光学薄膜特性的多
通过选择合适的放电驱动频率,调控离子能量、离子通量、等离子体密度、电子温度,来沉积有不同结构特性的硅薄膜,成为调控薄膜结构与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这种通过驱动频
量子信息学是由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两个方面。在量子信息学中,量子纠缠态是其最基本的要素,而以它为基础的一些研究方向
采用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法研究了在FINEMET型合金中用Co部分替代Fe形成的(FexCo1-x)73.5Cu1M3Si13.5B9(x=0.5,1;M=Nb,Mo)系纳米晶合金薄带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结构和磁性,重点分析了
碳化硼铝( B4C-Al)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低密度、轻材质、热导性能好等优点,且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物理机械力学性能和热中子吸收性能良好,因此 B4C-Al复合材料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