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黄褐斑患者对UVA、UVB敏感程度的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 景]黄褐斑是一种存在于曝光部位的慢性获得性色素沉着的损容性皮肤病,尤其多发于女性面部,国外流行病调查显示约有34%中年女性和6%中年男性患有或曾有过黄褐斑。黄褐斑的产生与日光照射、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是最主要的驱动和加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黄褐斑病例与暴露于太阳辐射有关。云南地处高海拔地区,是紫外线照射较强的区域,黄褐斑多发,但目前该地区黄褐斑患者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是否与正常人有差异,是否与皮肤生理功能相关,是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联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 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最小红斑量值(minimal erythema dose,MED)明确云南地区黄褐斑患者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UVA)及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的敏感程度,并探讨了患者对UVA、UVB的敏感程度与皮肤生理功能及皮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 法]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招募了云南地区年龄从20岁到60岁的女性黄褐斑患者116名及健康对照者89名。采用SUV-1000紫外线模拟器检测黄褐斑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长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ultraviolet-A minimal erythema dose,MED-UVA)及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量(ultraviolet-B minimal erythema dose,MED-UVB),比较了两组之间差异性,同时评估了所有黄褐斑患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并检测了黄褐斑患者皮损部位及周围正常皮肤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SCH)、经表皮水份流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分析了黄褐斑患者MED-UVA和MED-UVB与其皮肤生理功能及MA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 果]1、116名黄褐斑患者及89名健康对照者被纳入了本次研究,黄褐斑病例组平均年龄为40.62±7.23岁,平均病程为5.64±3.50年,MASI评分平均为8.16±5.20分。健康对照组,平均年龄38.84±7.10岁,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黄褐斑患者组的MED-UVA(Z=-6.190,P<0.001)和MED-UVB(Z=-2.806,P=0.005)均显著降低,且 MED-UVA 下降更显著。3、在病例组中的皮肤生理功能与MED的相关性分析中,皮损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与 MED-UVA(rs=0.420,P<0.001)、MED-UVB(rs=0.273,P=0.005)呈显著正相关,皮损处黑素指数(MI)与MED-UVA(rs=-0.189,P=0.043)、MED-UVB(rs=-0.202,P=0.040)呈显著负相关。而周围正常皮肤的分析中,只有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与MED-UVA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rs=0.246,P=0.012)。4、病例组中 MASI 评分与 MED-UVA(rs=-0.740,P<0.001)、MED-UVB(rs=-0.475,P<0.001)均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提示黄褐斑患者的MED值越低,MASI评分越高。[结 论]1、黄褐斑患者对UVA、UVB具有更高的光敏性,且对UVA的光敏性更显著。2、黄褐斑患者MED值越低,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越低,黑色素越高。3、黄褐斑患者的MED值越低,MASI评分越高,提示光敏性越强,皮损越严重。
其他文献
[目 的]在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脓毒性休克伴随着高死亡风险。随着医学的进步,重症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预后有所改善,但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伴有脓毒性休克的恶性肿瘤重症患者的仍有极高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讨论患有脓毒性休克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因素,使我们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及时地对危险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临床干预,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化的康复机会。[方 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20年05月—2021年01
[目的]利用无创皮肤检测技术从微观形态、理化性质及视觉模拟角度观察化学剥脱治疗对皮肤屏障的影响,评估常见化学剥脱剂对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作用特点。[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09月01日-2020年12月15日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轻中度痤疮各30例,取得知情同意后,将两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果酸(GA)、水杨酸(SA)、复合酸(CA)治疗三次,每次治疗间隔为4周。在每次治疗
[目的]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内钙化沉积的特征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冠脉内点状钙化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定量检测,并进一步探究这些特征与斑块破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行冠脉造影(CAG)及OCT检查的CAD患者共101例,按疾
[目 的]分析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URSLL)治疗成年人泌尿系结石病患者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术前临床资料,探究相关危险指标,以期为预防临床URSLL术后SIRS的发生提供参考。[方 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泌尿系结石病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就诊且住院治疗并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病患,收集病患的临床指标资料,共计329名病患被选基于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病患
[目 的]探讨云南地区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本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提供线索。[方 法]本研究纳入了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95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诱发或加重因素、合并疾病及既往治疗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本次研究中,男女比例为1.00:5.56,患者平均年龄为35.55±11.69岁,2
[目的]探讨色素型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HPV-DNA型别,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色素型尖锐湿疣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临床和病理诊断为色素型CA的患者17例,并找出同时期内典型CA患者1 1例作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皮损部位、皮损特征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探讨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随访中初始CT定量参数预测其未来生长趋势的价值,旨在帮助临床尽早区分惰性和生长可能性大的pGGN,进而为个体化的随访方案制定和手术时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胸部高分辨CT(High r
[目的]胆囊穿孔(gallbladder perforation,GBP)是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部分GBP患者临床表现与AC相似,延迟的诊断和外科干预使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本研究对AC并发GB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AC并发GB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发现高危患者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GBP的发病率
[目 的]通过无创性检测技术评估昆明地区中老年健康女性皮肤光老化及屏障功能的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年龄、紫外线(Ultraviolet,UV)照射、防晒霜使用情况的关系。[方 法]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收集昆明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健康女性志愿者154例,完成调查问卷,并应用VISIA面部成像技术分析各志愿者正面部斑点、皱纹、纹理、紫外线色斑、棕色斑、紫质、毛孔等参数;利用无创性皮肤
[目 的]研究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 domain 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WWOX)基因对GBC-SD胆囊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研究过表达 WWOX 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表达水平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