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ega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在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脓毒性休克伴随着高死亡风险。随着医学的进步,重症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预后有所改善,但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伴有脓毒性休克的恶性肿瘤重症患者的仍有极高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讨论患有脓毒性休克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因素,使我们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及时地对危险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临床干预,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化的康复机会。[方 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20年05月—2021年01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并被诊断为脓毒症休克的患者共计49例。所有研究对象遵从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患者的28天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值、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ECHE Ⅱ评分)感染部位、感染菌、肿瘤类型、是否有化疗病史、28d生存率等。所有研究对象在确诊脓毒性休克后24小时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相关检查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E/A,E/Em,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同时24h内完成血液相关指标送检,包括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S-TNT(超敏肌钙蛋白T);心衰标记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L,QU]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于一个应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回归关系分析,应变量为二项分类变量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并分析相关指标对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结 果]本研究共纳入49例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的28d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27例)和死亡组(22例)。统计分析结果如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年龄、HR、SOFA评分、APECHE Ⅱ、血乳酸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而性别、BMI、MAP、有无化疗史、病原学等未见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指标相比,E/Em、Em、TAPSE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E/A、EF在两组间的比较中未发现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两组临床检验指标相比,死亡组的CK-MB、HS-TNT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NT-proBNP、CRP、PCT、WBC、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上比较中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的指标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SOFA、APECHE Ⅱ、血乳酸、TAPSE与研究对象28天死亡密切相关(P<0.05)。再将上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所有指标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发现 APECHE Ⅱ(OR=1.896,P=0.031)评分和 TAPSE(OR=0.695,P=0.030)对恶性肿瘤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结局有显著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PECHE Ⅱ及TAPSE对恶性肿瘤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APECHE 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P=0.000),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73.9%,最佳临界值为 18.5。TAPSE 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717(P=0.001),灵敏度为 87.0%,特异度为57.7%,最佳临界值为17.3mm。[结 论]1.恶性肿瘤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年龄、HR、SOFA评分、APECHE Ⅱ评分、血乳酸、Em、E/Em、TAPSE、CK-MB、HS-TNT均影响其预后。2.其中APECHEⅡ评分是恶性肿瘤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死亡危险因素,TAPSE是恶性肿瘤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在患者预后中起保护作用,并且APECHE Ⅱ评分和TAPSE是评估患者预后的良好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目 的]研究临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侧侧支循环发育的影响,并探讨临床各因素对冠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不良的预测价值。[方 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至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显示在三条主冠状动脉血管(
[目的]比较不同来院途径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临床特点和再灌注时间指标,探究其对患者心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00:00至2019年12月31日
[目 的]分析不同剂型硅酮制剂联合压力及运动疗法对烧伤手部瘢痕的疗效。[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烧伤手部瘢痕病例共40例,共58只手,其中男性35例,女性5例,性别比为7:1,年龄为13-52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组,25例纳入运动疗法+压力疗法+硅酮凝胶治疗组;15例纳入运动疗法+压力疗法+硅酮敷贴组。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
[目的]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是骨科领域较为复杂的问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可以通过激活后所释放的生长因子对创面进行修复和重建,从而达到治愈创面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究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机制,为PRP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推广。[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2019年12月至2
[目的]探讨导致胸腔镜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期以指导临床。[方法]汇集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病例5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是否≥107min,将研究对象分为手术时间延长组、非手术时间延长组。将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BMI、病理分型、胸骨下角的大小、术中出血量、胸廓前后径与胸廓左右径之比、右侧锁骨
[目 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T测定的治疗前肌肉减少症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而指导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方 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首诊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及CT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生存随访获取患者的生存信息。使用Image J软件对患者第三腰椎(The Thir
[目的]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肺移植术的飞速发展,肺移植患者技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目前我国的供肺利用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评价供肺的标准相对严格,而供肺维护成为其重要环节,其中供肺的细菌感染情况对供肺的使用与否影响极大。课题通过研究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供肺细菌感染诊断应用中的作用,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是否为DBD供肺细菌感染的早期、有效的检出方法,为临床脑死亡捐献
[目的]通过建立滇南小耳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连续留取实验动物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完全结扎及结扎3小时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样并检测其中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目 的]研究分析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VMAT与TOMO两种放疗技术之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剂量学参考依据。[方 法]通过选择我科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有银夹)患者30例,均为女性。收集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主要包括年龄、一般情况、肿瘤部位(左乳、象限)及大小、手术方式(保乳术)、病理类型、病理分期(TNM分期)等。对所有入组患者严
[目 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Count,WBC)与胸部CT评分联合在评估APP预后中的价值,为APP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PP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摄毒后28天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