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CT定量参数预测肺纯磨玻璃结节生长趋势的临床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84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探讨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随访中初始CT定量参数预测其未来生长趋势的价值,旨在帮助临床尽早区分惰性和生长可能性大的pGGN,进而为个体化的随访方案制定和手术时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胸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检查的孤立性pGGN 105例,所有pGGN在初次CT检查时均表现为孤立性pGGN、直径介于5-20mm且不具有典型恶性形态学征象,后续需随访2年以上或随访时间虽<2年但pGGN显示生长。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T扫描次数、随访时间、pGGN病理结果(此项仅针对行穿刺或手术者)等。利用AI软件对入组患者的初次和末次随访CT平扫肺窗图像进行pGGN的自动准确分割和量化,随后获得pGGN初次CT的14个定量参数值,包括:pGGN的初始容积特征(三维直径、体积、表面积、质量)、直方图特征(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CT值方差、CT值峰度、CT值偏度、熵、能量)和形态特征(球形度、紧凑度);同时,对于随访中生长的pGGN,记录相应的体积倍增时间(volume doubling time,VDT)和质量倍增时间(mass doubling time,MDT)。所有CT图像均由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复阅,以观察AI自动分割效果及pGGN内部实性成分出现情况。根据pGGN的生长情况,将其分为生长组和非生长组,生长定义为随访中pGGN体积增加≥20%或其内出现实性成分,其余归为非生长组,非生长组需随访2年以上以排除因随访时间不足导致无变化的可能。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确定pGGN生长的独立预测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预测效能并确定截断值,随后根据截断值进行分组,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累积风险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亚组pGGN的累积生长比率。[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共纳入105例患者(105个pGGN),男性40例(38.1%),女性65例(61.9%),初始平均年龄为53.2±10.5岁(范围31-78岁),平均随访时间为47.2±11.1个月(范围19-72个月),中位CT扫描次数为5次(范围2-11次)。随访期间,37个pGGN显示生长(生长组),68个pGGN未见生长迹象(非生长组),pGGN的生长比率为35.2%(37/105)。生长组的中位VDT为1901.8天,中位MDT为1263.5天。生长组中有18例(48.6%,18/37)行手术切除,病理均为原发性肺腺癌,并以IAC最常见(66.7%,12/18)。非生长组中有19例(27.9%,19/68)行手术切除,病理大多为AAH和AIS(73.6%,14/19)。除生长组更有可能行手术切除外(P=0.034),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CT扫描次数和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pGGN初始CT定量参数的单因素分析:两组间pGGN的初始容积特征(三维直径、体积、表面积和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长组pGGN的初始三维直径、体积、表面积和质量均显著大于非生长组(P均<0.001)。然而,两组间除平均CT值(P<0.001)和CT值方差(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直方图特征(最大CT值、最小CT值、峰度、偏度、熵、能量)和形状特征(球形度、紧凑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pGGN初始CT定量参数的多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Cox回归分析都显示初始三维直径、体积、质量和平均CT值是pGGN生长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4.ROC曲线分析:初始三维直径、体积、质量和平均CT值预测pGGN生长的 AUC 值分别为 0.863、0.814、0.874、0.797,截断值分别为 10.5mm、299.5mm3、105.3mg、-681.6HU,敏感度分别为 81.1%、82.5%、83.8%、81.1%,特异度分别为88.2%、73.5%、80.9%、79.4%。四个指标联合使用时可提高预测效能,AUC值为0.927,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92.6%。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累积风险曲线):pGGN在24个月、36个月、60个月时的累积生长比率分别为4.8%、11.4%、33.3%;在按初始三维直径(≥10.5mm、<10.5mm)、体积(≥299.5mm3、<299.5mm3)、质量(≥105.3mg、<105.3mg)、平均CT值(≥-681.6HU、<-681.6HU)进行分类的亚组中,各亚组中pGGN的累积生长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相比于传统手动或半自动测量,AI能够快速自动提供大量pGGN的三维容积、直方图及形状特征等定量数据,可作为一种评估pGGN生长的有用工具。2.pGGN生长缓慢,中位VDT为1901.8天,中位MDT为1263.5天,约有35.2%的pGGN在一个相对较长的随访期内(47.2±11.1月)出现生长,pGGN在24个月、36个月、60个月时的累积生长比率分别为4.8%、11.4%、33.3%,故有必要对pGGN进行5年随访。3.基于AI的初始CT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pGGN的未来生长趋势,初始三维直径、体积、质量和平均CT值是pGGN生长的独立预测因子,具有较大初始三维直径(≥10.5mm)、体积(≥299.5mm3)、质量(≥105.3mg)或较高平均CT值(≥-681.6HU)的pGGN更容易生长,应对其加强监测,以早期发现疾病进展并及时给予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随着肺移植术的飞速发展,肺移植患者技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目前我国的供肺利用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评价供肺的标准相对严格,而供肺维护成为其重要环节,其中供肺的细菌感染情况对供肺的使用与否影响极大。课题通过研究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供肺细菌感染诊断应用中的作用,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是否为DBD供肺细菌感染的早期、有效的检出方法,为临床脑死亡捐献
[目的]通过建立滇南小耳猪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连续留取实验动物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完全结扎及结扎3小时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样并检测其中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C(Cardiac myosin binding protein
[目 的]研究分析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VMAT与TOMO两种放疗技术之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剂量学参考依据。[方 法]通过选择我科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有银夹)患者30例,均为女性。收集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主要包括年龄、一般情况、肿瘤部位(左乳、象限)及大小、手术方式(保乳术)、病理类型、病理分期(TNM分期)等。对所有入组患者严
[目 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 Count,WBC)与胸部CT评分联合在评估APP预后中的价值,为APP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PP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摄毒后28天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
[目 的]在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脓毒性休克伴随着高死亡风险。随着医学的进步,重症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预后有所改善,但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伴有脓毒性休克的恶性肿瘤重症患者的仍有极高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讨论患有脓毒性休克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因素,使我们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及时地对危险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临床干预,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化的康复机会。[方 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选取2020年05月—2021年01
[目的]利用无创皮肤检测技术从微观形态、理化性质及视觉模拟角度观察化学剥脱治疗对皮肤屏障的影响,评估常见化学剥脱剂对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作用特点。[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09月01日-2020年12月15日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轻中度痤疮各30例,取得知情同意后,将两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进行果酸(GA)、水杨酸(SA)、复合酸(CA)治疗三次,每次治疗间隔为4周。在每次治疗
[目的]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内钙化沉积的特征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冠脉内点状钙化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定量检测,并进一步探究这些特征与斑块破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行冠脉造影(CAG)及OCT检查的CAD患者共101例,按疾
[目 的]分析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URSLL)治疗成年人泌尿系结石病患者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术前临床资料,探究相关危险指标,以期为预防临床URSLL术后SIRS的发生提供参考。[方 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泌尿系结石病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就诊且住院治疗并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病患,收集病患的临床指标资料,共计329名病患被选基于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病患
[目 的]探讨云南地区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本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提供线索。[方 法]本研究纳入了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295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其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诱发或加重因素、合并疾病及既往治疗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本次研究中,男女比例为1.00:5.56,患者平均年龄为35.55±11.69岁,2
[目的]探讨色素型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HPV-DNA型别,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色素型尖锐湿疣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临床和病理诊断为色素型CA的患者17例,并找出同时期内典型CA患者1 1例作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皮损部位、皮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