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文献检索关键词:中文检索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等;英文检索词: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rombus aspiration等。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2016年3月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等有关血栓抽吸联合PCI与单独PCI比较的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者分别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或请第三位研究者协助判断。确定最终入选的文献后,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入选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国际Cor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共汇总急性心梗患者共22527例,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11179例,单纯PCI组11348例。所纳入文献的改良jadad评分均介于4-6分之间,所有文献均属高质量研究。对这14项研究的分析结果如下:(1)全因死亡率:共纳入12项研究,共计22138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10982人,单纯PCI组11156人,结果RR=0.93,95%CI=0.83~1.03,P=0.1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共纳入11项研究,共纳入22016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10924人,单纯PCI组11092人,结果RR=0.93,95%CI=0.83~1.03,P=0.1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TIMI3级发生率:共纳入5项研究,共纳入2024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943人,单纯PCI组1081人;结果RR=1.52,95%CI=1.19~1.94,P=0.00008,提示血栓抽吸联合PCI组TIMI3级发生率高于单纯PCI组;(4)术后心肌灌注3级发生率:共纳入3项研究,共纳入705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356人,单纯PCI组349人;结果RR=1.78,95%CI=1.24~2.56,P=0.002,提示血栓抽吸联合PCI组术后心肌灌注3级发生率高于单纯PCI组;(5)术后无复流/慢复流发生率:共纳入5项研究,1161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511人,单纯PCI组650人;结果RR=0.50,95%CI=0.35~0.70,P<0.0001,提示血栓抽吸联合PCI组术后无复流/慢复流发生率低于单纯PCI组;(6)术后1个月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共纳入3项研究,761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380人,单纯PCI组381人;结果SMD=-0.03,95%CI=-0.17~0.12,P=0.72,提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共纳入2项研究,226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115人,单纯PCI组111人;结果SMD=-0.05,95%CI=-0.52~0.43,P=0.85,提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8)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比较:共纳入2项研究,226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115人,单纯PCI组111人;结果SMD=-0.11,95%CI=-0.64~0.42,P=0.69,提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9)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共纳入2项研究,226名患者,其中血栓抽吸联合PCI组115人,单纯PCI组111人;结果SMD=-0.02,95%CI=-0.28~0.24,P=0.88,提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于主要临床终点事件:本次meta分析未能证实血栓抽吸联合PCI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2.本次meta分析也未能发现血栓抽吸联合PCI能够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以及心肌梗死面积。3.血栓抽吸联合PCI能够降低术后无复流/慢复流发生率,提高术后TIMI3级、心肌灌注3级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