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细小病毒感染(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又称为小鹅瘟(Gosling plaque),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 GP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以渗出性肠炎、心、肝、肾等实质器官炎症为特征,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对GPV疫苗株SYG61和流行株P.1的VP3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比较分析,进而对两者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GPV疫苗株SYG61的VP3基因进行了表达;利用GPVSYG61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2株抗GPV的单克隆抗体,为GPV的检测和防治提供了优良的生物学材料。1.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本研究对GPV疫苗株SYG61和流行株P.1的VP3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比较分析,测序结果表明,两株不同GPV毒株的VP3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均为1605bp,编码534个氨基酸。序列对比结果显示,两株不同GPV毒株的VP3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5.8%,氨基酸同源性为98.1%。与GenBank上发表的国内外其他GP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9%,氨基酸同源性为96.3%-99.8%。虽然GPV疫苗株SYG61和流行株P.1的VP3基因同源性较高,但从进化树分析来看,仍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ELD50和LD50的测定结果为GPV P.1株对鹅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5.29/0.2mL,对雏鹅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2.33/0.2mL; GPV SYG61株对鹅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60/0.2mL对雏鹅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0-3.45/0.2mL。表明两株GPV毒株毒力、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利用雏鹅制备的抗GPV SYG61株和P.1株的免疫血清,通过鹅胚中和试验测定了两株不同GPV株抗血清的PD50,并通过血清交叉保护试验对两株不同GPV株的抗原性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后得出两者抗原性相关系数R为85.41%,表明这两株GPV毒株之间存在血清交叉反应,且抗原性交叉较大,属于同一血清型。应用Bac-to-Bac系统对GPV毒株SYG61VP3基因进行了表达。首先利用BamHI和Xhol双酶切将VP3基因片段从pGEM-T-VP3重组载体中切下,连接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1-VP3,并转座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质粒的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VP3,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rBac-VP3。根据杆状病毒载体序列,经过PCR鉴定,证实基因片段VP3已经重组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用抗GPV多抗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出现亮绿色荧光,证明VP3基因获到了良好表达。2.抗GP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本研究利用GPV SYG6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免疫三次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筛选获得了2株抗GPV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GPV-Mab-2C5, GPV-Mab-4G9。亚类鉴定结果表明,2株单抗均为IgM亚类。2C5单抗腹水和细胞上清的IFA效价分别为1:3200和1:800,4G9单抗腹水和细胞上清的IFA效价分别为1:256和1:64。琼脂扩散试验证明2株单抗腹水都能与浓缩的小鹅瘟抗原产生明显的沉淀线。并且均能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GPV VP3蛋白反应,产生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本研究所获得的两株单抗为小鹅瘟抗原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