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轻质便携、柔性可挠曲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并已成为成熟的产品应用于照明、平面显示等方面。尽管第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自发明至今已过去近30年,但有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电荷输运是电子器件工作时最关键的物理过程之一,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因此,本文基于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荷输运特性的数值研究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分别制备了结构对称的单空穴和单电子有机半导体薄膜器件,并研究了器件的电流一电压特性。对于无陷阱存在的情况下,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阴极材料对有机半导体薄膜器件性能的影响。通过拟合计算得到了基于酞菁钕薄膜的电子迁移率和空穴迁移率。2.分析了传输层掺杂与发光层掺杂之间的区别;讨论了染料掺杂与能级陷阱掺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发光层掺杂单能级陷阱的理论模型,并数值研究了发光层掺杂对以下几种器件的自由电子浓度、自由空穴浓度、载流子复合速率密度以及电场空间分布的影响:(1)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具有理想的双极性并且与电极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在发光层中同时掺杂相同浓度或相同深度的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阱;(2)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具有理想的双极性并且与电极形成典型的肖特基接触,在发光层中掺杂一定浓度或深度的电子陷阱;(3)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为单极性并且与电极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在发光层中掺杂一定浓度或深度的电子陷阱。3.进一步数值研究了发光层掺杂单能级陷阱对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在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掺杂单能级陷阱的理论模型。数值研究了电子和空穴同时为肖特基注入的情况下,发光层掺杂一定陷阱浓度或一定陷阱深度的单能级电子陷阱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自由电子浓度、自由空穴浓度、复合速率密度以及电场空间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