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黄花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地区是国内空中交通繁忙地区之一,其地理位置以及城市的日趋繁荣使航空运输的重要性愈显突出。黄花机场的主要干线机场向区域性重要机场地位转变的目标,已成为湖南省和中部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公益性强的机场企业,其作用主要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财政的收入。在对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的财务状况却是亏损的。随着黄花机场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机场目前的设施规模日趋饱和,逐渐不能满足业务量的要求。飞行区跑道及空管工程东扩项目,可以有效解决飞行区容量渐显不足的发展需求,而这次扩建项目所需要筹备的庞大资金,使机场融资成为关键的举措。如何采用有效的融资模式,通过多途径筹集资金,来推动机场持续、健康发展,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对国外、国内机场的融资方式进行总结阐述和对主要融资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黄花机场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通过“机场行业特征分析—一般机场融资主要模式分类—黄花机场扩建项目融资选择—黄花机场融资新思路分析”的逻辑框架展开全篇论文。论文首先对机场企业的构成特点、机场的类型进行分析,并对机场的三大属性即公共产品属性、自然垄断属性、基础产业属性进行研究。然后总结国内一般机场的融资模式,结合黄花机场现阶段的扩建项目,分析其现有融资方式的局限性,并立足黄花机场的长远发展,对其以后的项目融资之路提出新的思路。黄花机场在本期及以后改扩建项目中应当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国家政策,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向,按民航基金融资、地方政府融资、政策性银行贷款、机场企业自筹(内源融资)、湖南机场管理集团内部资金灵活调配、引进国外资本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多元化融资方式已成为黄花机场改扩建顺利实现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