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探讨其hs-CRP、Hcy、UMA的水平变化及与各中医辩证分型、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相关性,以期对各证候做出客观化、定量化诊断,为冠心病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于蓬莱市中医院心内科收集冠心病患者CHF70例,冠心病无CHF患者24例,符合诊断标准并去除排除标准后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2纳入该研究的患者空腹12h以上,第二天清晨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其hs-CRP、Hcy水平,所有入选者留取24小时尿液检测UMA,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彩超、胸片(或肺部CT)、心电图、血尿常规、凝血系列、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检查,以排除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及明显功能性疾病。3完成病例资料收集表,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CHF五种中医证型平均心功能级数不同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证型平均级数大小依次为:气阴两亏型<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型<痰饮阻肺型<阳虚水泛型,五种中医证型的平均心功能级数呈递增趋势。2冠心病CHF患者平均hs-CRP及UMA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无CHF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冠心病CHF患者平均Hcy水平与冠心病无CHF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CHF心功能Ⅱ-Ⅳ级三组患者的hs-CRP、UMA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cy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均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3冠心病CHF不同中医证型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CHF不同中医证型hs-CRP及UMA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均随气阴两亏型—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型—痰饮阻肺型—阳虚水泛型的转变而升高,但经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发现,冠心病CHF不同中医证型与hs-CRP及UM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冠心病CHF中医证型分布随心功能级数的增加,呈现出气阴两亏—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痰饮阻肺—阳虚水泛的转化趋势。2冠心病CHF患者平均hs-CRP及UMA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无CHF患者,两组比较,Hcy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且冠心病CHF患者hs-CRP、Hcy及UMA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三者是反映冠心病CHF心功能的重要指标。3冠心病CHF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s-CRP及UMA水平均随气阴两亏型—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型—痰饮阻肺型—阳虚水泛型的转变而升高,说明hs-CRP及UMA水平对冠心病CHF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Hcy水平对冠心病CHF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