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自贸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党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驱动力。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取得令世界瞩目成就的两个关键法宝,从深圳经济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驱动,中国一次又一次展现改革创新的奇迹,向世界彰显了通过改革走向开放,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深层次的改革,进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最初的打开国门到现在的全方面对标国际高标准,中国更加开放的经济进程正在加快推进,尤其是当下国际形势纷繁复杂,逆全球化思潮涌现,保护主义频繁显现以及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加速重构,不确定不稳定风险因素加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败关乎着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大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探索和大胆突破,如何始终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顺应经济全球化,对标国际新经贸规则,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竞争新经验新优势。中国幅员辽阔,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平衡,长期经济发展东快西慢,导致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中占地面积最广的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回旋余地和地理空间,历来受到中央高度关注,处于畅通国民经济的重要节点,其发展将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正是因为如此,本文以“西部内陆自贸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为题,研究西部内陆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西部内陆自贸区之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西部内陆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否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作用大小,亦能为解释我国设立内陆自贸区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界定涉及的相关概念,明确相关理论基础,搭建相关理论框架做出理论分析后,分三个部分对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全国70个大中城市市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并测度其带动效应大小、持续时间及其空间溢出距离,进一步基于实证结果分析了目前西部内陆自贸区布局现状及由此引发的协同需求;其次,在协同视角下运用HCW法,分析并比较了西部的四川、重庆、陕西三个地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的影响效果;再次,基于合成控制法构造处理组反事实状态,分析了内陆自贸区(四川)的设立对四川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并进一步考察内陆自贸区(四川)对四川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作用机制。具体地,论文主要从问题提出、基本事实、理论论证、实证检验和结论与政策建议五个板块,分八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第1章和第2章),包括导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两部分。主要阐述了为何研究、研究现状、研究什么以及如何研究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基本事实(第3章),基于发展意义、概况、历程与现状、取得成就以及存在问题五个方面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后续论文从全国、地区、省域三个不同层面对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提供历史背景和现实参考。第三部分为理论论证(第4章),旨在构建本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框架。研究框架分为全国、地区、省域三个层面,首先从全国层面,通过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两种途径,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其次,从地区层面,基于地区协同视角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最后,从省域层面,通过集聚效应与贸易效应两种途径,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从而形成本文理论研究框架。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第5、6、7章),是本论文研究核心部分。在第二部分基本事实和第三部分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研究假设开展实证检验。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集聚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带动其所在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年均GDP增速约2.29个百分点,考察期内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实施后持续4年都是显著的,对其周边250公里-400公里的范围内的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对其周边250公里范围内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负向虹吸效应,对距离超过400公里后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带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有西部内自贸区的布局现状。二是相较四川、重庆、陕西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对于不同的经济指标,该政策对四川、重庆、陕西地区的影响呈现明显差异。对重庆地区经济增速、进出口水平无实质影响。但对四川和陕西两地区在考察期内经济增速、进出口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陕西地区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三是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显著带动了四川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四川地区的实际GDP平均每季度多增加129.42亿元,季均溢出效应达到1.36%;进一步考察其作用机制发现,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四川地区的对外贸易方面。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第8章)。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梳理和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政策建议,并指明了今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研究方向。基于现有研究比照,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研究视角基于全国、地区、省域三个层面展开。基于全国层面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基于地区层面实证对比分析了四川、重庆、陕西三个内陆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基于省域层面实证分析了四川内陆自贸区促进四川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一是计量方法运用上的创新,本文实证检验部分分别采用了渐进双重差分法、回归合成控制法(HCW)、合成控制法等计量方法。二是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历史分析、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了西部内陆自贸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一是基于集聚经济视角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并测度其带动效应大小、持续时间及其空间溢出距离,进一步分析了西部内陆自贸区的布局现状及内在协同要求,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带动效应具有时空异质性特征,即距离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地区250公里以内的范围为其集聚阴影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其周边250公里至400公里这一范围内的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超过400公里之后,其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再次呈现不显著性。为今后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创新及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二是基于协同视角实证对比分析了四川、重庆、陕西三个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填补对西部内陆自贸区比较研究领域的文献缺失。三是基于溢出效应视角实证分析了四川内陆自贸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影响,并试图进一步探索四川实施该政策对四川地区贸易、投资等不同经济指标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四川个案为今后各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是内陆自贸区的建设提供直接的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新媒体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性强、实操性强,在课程改革和金课建设方面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新媒体编辑”的金课建设立足于线上教学、线下实训的混合教学模式,以BOPPPS教学流程为框架、以云班课APP为翻转课堂平台,建设模块化实训内容和新形态的活页式教材,引入校外行业专家,打造混合式考评机制,让学生有更开放和自由的实训空间。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已然成为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贸易方式。同时,由于当下英语系国家市场容量已经接近饱和,以期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亟需开辟新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以法语、西班牙语为代表的小语种国家的跨境电商市场,已经成为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重点突破的"新蓝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发展空间。小语种与电子商务必然碰撞出更美妙的火花。
察打一体无人机将侦察和打击融为一体,可实现情报链与火力链的有效耦合,极大地提高了任务部队的感知能力和杀伤能力,缩短了杀伤链的闭环时间。依据开源情报资料和最新发展动向,归纳了美军现役大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类型、数量、系统构成和力量编成等基本情况,梳理了美军正在推进的相关项目。结合其实战运用、装备特点、功能作用等,分析了美军大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发展特点。根据未来作战样式的改变及新兴科技对大中型察打一
<正> 1974年沔阳县微生物站采用1∶5的泽漆(又名猫儿眼)浸出液防治小麦赤霉病有一定效果。1975年我们三个单位协作,扩大试验,对泽漆、枫杨(又名大叶柳)、茶子饼(茶枯)和石硫合剂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小区试验,早播墨西哥小麦在扬花始盛期(4月1日)喷第一次药,喷药24小时后,喷雾接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菌量为150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
期刊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幼小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碧园幼儿园将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和环境进行系统衔接,创新多元化教育举措,让幼儿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其间,教师努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力幼儿在步入小学之后高品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健康成长。树立衔接观念,理解学习品质。教师需要将幼小衔接的思想落到实处,侧重对幼儿学习品质规范性建设与
期刊
为桉树人工林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在桉树人工林下间作农作物后,对土壤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人工林下间作农作物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且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作用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20 cm土层);与桉树纯林相比,在桉树林下间作豌豆、萝卜、白菜、葱、蒜5种农作物,土壤密度明显降低、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持水性显著提高;间作5种不同农作物,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也不一样,其中桉
耐寒性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影响螨类的越冬存活以及分布扩散情况。螨类耐寒性评估的主要指标是过冷却点以及低温胁迫下的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螨类耐寒性通常具有可塑性,不同发育时期、滞育、季节变化以及冷驯化均会影响耐寒性,而耐寒性的变化涉及复杂的分子水平以及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评估螨类耐寒性的生物学指标以及影响螨类的耐寒性的因素,总结螨类耐寒性变化所涉及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探讨了目前螨类耐寒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进入结构优化和高速迭代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内所处的环境愈来愈复杂,越来越多企业发现仅简单地依靠技术创新已经难以立足。T公司是一家立足于智慧大屏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随着公司集团化发展和业务扩张,现有的经营管理已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突破行业环境的束缚和传统管理思维的桎梏,以商业模式优化来有效攻克发展难题,已成为该公司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T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价值理论为基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信用卡市场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以信用卡家装分期为代表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了居民大额家装消费的金融需求,家装分期的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在业务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家装分期的风险管理问题日益突出。G分行于2015年推出信用卡家装分期业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扩张,该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风险问题。为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本文通过研究信
以项目推进整本书阅读是近几年语文教学探索的热点和趋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着项目设计虚空、评价实施困难、过程关注不足等问题。文章以《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为例,总结了在UMU平台支持下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策略:确定主题、设置驱动任务,聚焦表现、设置评价量规,线上线下融合、落实“三课”“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