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比较联用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和单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应用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技术,观察并比较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两种治疗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ular disease,ICVD)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并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ICVD复发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影响,从而综合评价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颈动脉斑块的探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优劣。方法:筛选并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ICVD患者,共68例,入组患者治疗前均通过头颅核磁共振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均进行了颈动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行超声造影检查前被检查者均无严重心肺疾病及其他造影禁忌证且签署超声造影知情同意书。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应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B组35例,A组治疗采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1/日、普罗布考片0.25g早、晚餐时服用2/日)及其他ICVD的常规治疗,B组治疗采用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1/日)及其他ICVD的常规治疗。4个月后对A、B两组病例复查颈动脉超声造影并进行随访记录,观察并对比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变化、NIHSS评分的变化以及ICVD的复发率。收集治疗前A、B两组患者颈动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图像,对比并分析总结两种检查方法的特点。结果:1斑块稳定性比较经治疗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级好转情况,A、B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级均显著好转,与B组相比,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等级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NIHSS评分比较经4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变化情况,A、B两组NIHSS评分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ICVD复发率比较治疗4个月后,A组30例患者中有1例复发;B组30例患者中有5例复发;A、B两组患者ICVD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较B组患者的ICVD复发率低。4颈动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在入组的60例患者中,存在8例患者超声造影证实斑块分级仅为Ⅰ级但常规超声提示为低回声;5例患者超声造影证实斑块分级为Ⅲ-Ⅳ级但常规超声提示高回声;4例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显示出常规超声未能清晰探及的位于颈内动脉外侧壁的斑块。结论:对于存在颈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临床症状及其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方面,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颈动脉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在发现颈动脉外侧壁斑块、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及评估斑块稳定性方面优于常规超声技术。
其他文献
一 前言    目前大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留级、学分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授予、评奖、评优、入党等方面,而且社会各方面选拔人才,录取研究生,也均需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查和评定。学业考试是教学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把它放在教学中来看,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是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起的。    二 高校学业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不恰当的考试
目的:观察1%的吡美莫司乳膏不同疗程治疗儿童轻、中度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治疗结束后的反跳情况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变。  方法:将72例2至12岁轻、中度AD患者随机分成3
前言:   白癜风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色素脱失性疾病。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包括自身免疫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遗传学说等。临床上通常分为五型,即散发型、
作为院系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同时也是院系教务秘书,这种双重身份,决定着在平常实际工作中,除从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外还肩负院系的教务工作,就从组织每学期考试工作来说吧,全校公共课考试由校教务处组织,专业课考试在学校教务处的规定时间内,由各院系来组织。科学合理的考试,既能促进师生改进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为各行各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可实际操作中有考试存在似
近年来,大学生中的偏差行为、暴力犯罪或者自杀自伤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要走出这种困境,高校就要加强生命价值教育,要帮助大学生超越自身的有限性,通过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自己的人生体验,以创造性活动赋予生命以无限意义。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生命的特征    大学生作为社会生命,具有一个不断社
当代大学生是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中坚力量,所以说大学生的培养问题,是目前高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大学生的价值,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做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落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高校的扩招,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成为高校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都与汉族学生有些差异,从而冲突与矛盾也时常有之。处理好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矛盾,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是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和反映。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含义    科学理解“民族”的
一 高校德育对生命解读的主要范域    1 生命存在的过程解读  生命是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人改造世界、改造自我的历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教育大学生,生命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人是有追求的生物体,人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基础上会追求更高的心理满足。所以,只要有追求就会有困难,经历困难获得的成就会更显珍贵。所以说,生命存在于传承生命和文化的过程中,在于体验人生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痛苦、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