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过程中,游客不可避免会与其他游客发生社会互动,这种非惯常环境下的遇见、交流和陪伴,能让游客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束缚,满足他们在日常结构化社会中很难实现的社交需求,对身处异地的游客当下的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游客间互动为旅游企业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了除优化旅游产品以外的新方向。以往旅游体验研究大多聚焦旅游世界中游客与旅游吸引物的关系(如游客凝视、感官营销、具身体验等相关成果),以及游客与当地居民、游客与服务提供人员之间的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对游客间互动如何作用于旅游体验缺乏足够关注。旅游情境的特殊性,使游客间互动研究得以反哺现有社会互动研究。虽然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互动进行了探究,但研究情境大都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对第三场所,即除了家(第一场所)和工作地点(第二场所)之外的非正式公共场所,的社会互动研究有限。旅游世界是典型的一类第三场所,旅游具有空间异地性、时间暂时性和追求愉悦体验的目的性,使旅游过程中的社会互动特征、内容以及深度都有别于日常生活。因此,识别游客间互动的特征、类型及其影响旅游体验的过程机理,对于深化旅游领域乃至一般意义的社会互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背景,本研究试图探究以下问题:(1)游客间互动有哪些特征?(2)游客间互动主要有哪些具体类型?(3)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影响旅游体验的过程和机理是什么?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知适应理论等社会心理学理论,采用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游客间互动的特征、类型和影响,识别游客间互动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社会互动的特征,构建并检验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影响旅游体验的概念模型,揭示游客间互动通过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感知影响游客投入,进而作用于旅游体验评价的机制。具体而言,包括六个章节内容:第1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明确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2章对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研究领域进行回顾、梳理和述评,了解并分析已有研究的内容和体系,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研究缺口和研究问题,确立本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主要是质性研究,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和逻辑思辨,识别游客间互动异于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四个特征,即超功利性、去身份化、约束弱化、凸显自我;进而通过深度访谈法收集一手资料,对其进行主题分析,将游客间互动划分为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进一步将言语互动又分为信息分享型和自我表露型,并大致形成“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使游客产生对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的感知判断,进而影响旅游体验过程(即游客投入)和旅游体验结果(即旅游体验评价)”的逻辑思路。第4章结合质性分析结果和相关理论,构建三种类型游客间互动通过亲近感和控制感影响游客投入,进而作用于旅游体验评价的概念模型。进一步,对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一一推导,并考虑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三类游客间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非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两类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假设。第5章主要介绍如何选取变量测量指标形成调查问卷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预调研和正式研究。具体而言,预调研收集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正式研究的数据处理过程则包括样本正态性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控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类型游客间互动,即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非言语互动,均正向影响亲近感;(2)关于控制感,则只有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发挥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对控制感没有显著影响;(3)亲近感和控制感都对游客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4)游客投入对旅游体验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5)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亲近感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亲近感和控制感在非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6)非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在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对控制感在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亲近感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第6章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已有文献对其进行解释和讨论,与现有理论对话,明确本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结合行业实践,对旅游企业进行游客间互动管理以提升旅游体验提出针对性建议;最后阐述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拓展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目前在旅游研究领域,学者们大多关注旅游过程中游客和旅游吸引物、游客和当地居民、游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而对游客间互动如何作用于旅游体验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游客间互动作为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其是否及如何影响旅游体验,是对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视角的有力拓展。(2)提出游客间互动新的类型分析框架。游客间互动涵盖不同形式和多种维度,但其内涵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清晰界定。此外,现有研究多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构念进行测量,衡量标准模糊,缺乏针对性;有些学者基于访谈材料,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对其进行分类,但理论深度不够,无法形成可供后人借鉴和采纳的分析框架。因此,游客间互动研究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阻碍该领域理论研究体系的形成。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基于互动方式和互动内容,将游客间互动分为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并进一步将言语互动划分为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和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构建游客间互动的多维分析框架,不仅使游客间互动这一概念更为清晰,也为后续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3)引入亲近感和控制感等社会心理学变量,揭示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基于质性研究和对自我决定理论的解读,引入亲近感和控制感这两个社会心理学变量,描述游客间互动引发的游客对自己与外界关系的感知状态,并采用游客投入来表征游客的旅游体验过程,进而通过“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框架、社会交换理论、认知适应理论等理论基础,形成“游客间互动——亲近感和控制感——游客投入——旅游体验评价”的逻辑思路和概念模型,揭示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机理,从而丰富游客间互动和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成果。(4)探讨游客间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之间的交互作用。目前,旅游领域尚未出现从言语和非言语视角对游客间互动进行分类的研究,本研究实证检验非言语互动和两类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和控制感的影响,通过对路径系数的比较识别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的影响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三类游客间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非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两类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深化学界对游客间言语和非言语互动之间交互作用及其影响的认识。虽然本研究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管理价值,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可通过旅游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来减少回忆偏差;此外,考虑将积极和消极游客间互动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之下,推动游客间互动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全面发展,并探索关系强度、旅游产品类型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变量间关系的调节因素;最后,可拓展数据收集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地理分布范围。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现象日新月异。为了能对某些经济指标的未来值进行控制,学者们提出各种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各种模型。事实上,一些现有经济理论刻画实际经济能力有限。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经济理论或分析工具的不完善。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发现自然科学中一些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例如,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应用且密切相关的混沌理论和跟踪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
当前阶段,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与之相伴的老年照料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而且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这种方式。这意味着,老龄化背景不仅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数量在减少,而且老年照料问题可能还会使得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的劳动时间、就业地点或人力资本投资都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试图从老龄化和家庭照料
目前,许多研究文献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归因于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要重塑美国工业的辉煌,然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2.8%进一步下滑至2016、2017年的11.74%和11.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已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同样,中国也面临日益突出的“脱实向虚”、“重虚轻实”的窘迫局面,在实体经济增速低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位置,历来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上每个阶段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地方政府GDP增长为核心的官员晋升激励、财税、价格机制等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得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锁定在“数量速度型”的发展路径上,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投入产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中央明确的三大攻坚战重要一环,关乎着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确保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经济平稳、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被列上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其中,理论界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积累了不少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果,但在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专门的研究还较少,这方面的探索具有十分紧迫的理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为了缓解这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委托人需要设计合理的合约和薪酬制度去激励代理人经营项目。在连续时间委托代理框架下,本文将研究带有隐藏行为、带有单个风险控制和带有多个风险控制的道德风险模型,分别讨论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存在道德风险情况时,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最优策略以及薪酬设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应分析;此外,本文也研究了涉及资产管理问题的连续时间委托代理
工作和家庭作为个体参与的两项最重要的角色领域,其关系历来倍受关注。此前关于二者冲突的研究占据了学术界主流,直至Sieber提出角色累积理论,开辟了工作家庭研究界面的新思路。尤其是Greenhaus和Powell正式提出工作-家庭增益概念并构建起工作-家庭增益双路径模型以来,关于该问题的探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层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效,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过往的研究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结论,对产
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下称《民诉法解释》)提出我国民事诉讼一般情形下之“高度可能性证明标准”,及特殊情形下之“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将“排除合理怀疑”概念直接引入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由于该标准的产生欠缺足够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累积的过程,因此,对于该标准“是否适用”的质疑就在所难免。加之,该标准适用近五年来始终未有官方权威的、针对性的进一步解释
2005年《公司法》修订首次确立了司法解散制度,成为股东在公司僵局情况下实现权利救济的重要途径。此后《公司法》在2013年修订时保留了司法解散制度,其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作为公司僵局中股东权利的救济途径,其确立首先体现了公司合同不完
近几年,事业单位和大型公司等单位以临时设立的调查小组、工作小组等小组应对突发性举报的现象频发,并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解决纠纷的反应机制。我们从中抽象出了“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这一概念。小组式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当举报方当事人和被举报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某种纠纷,举报方当事人未选择向法院诉讼等公力救济和社会救济而是向被举报方当事人所属单位进行举报以及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曝光该举报,而该单位成立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