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低聚糖的制备、消化特性及其益生作用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蒜是由鲜蒜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加工而成的新型大蒜产品,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癌、抗氧化以及心脏保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黑蒜的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例如美拉德反应)和微生物发酵。其中,大蒜多糖变化最为明显,产生剧烈降解。研究表明,多糖的益生作用与其分子量密切相关,大蒜多糖的过度降解势必造成其益生作用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控制多糖在黑蒜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多糖的变化与其益生作用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将进一步探究不同分子量大蒜低聚糖的消化特性及其益生作用,建立大蒜低聚糖与肠道菌群的构效关系,同时为进一步探究富含功能性低聚糖的黑蒜加工途径提供理论支持。由于黑蒜加工过程大蒜多糖的水解主要是在酸热作用下完成的,为了避免复杂背景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本文采用酸水解大蒜多糖方法模拟黑蒜加工过程中大蒜多糖的变化及低聚糖的产生并联合超滤技术获得3个组分;对所有组分进行初步结构解析并通过口腔-胃肠道消化模拟确定各组分的消化特性;通过各组分对益生菌的影响来评价其益生作用,并通过动物实验确定不同分子量大蒜低聚糖的摄入对健康小鼠常规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蒜加工过程中多糖的变化黑蒜加工过程中p H由6.09降低至3.63,同时分子量由3656 Da降低到224 Da,低聚糖含量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通过对比黑蒜加工过程以及大蒜多糖酸水解的降解产物,证明了大蒜多糖的酸水解与黑蒜加工过程中糖的降解规律相同。(2)大蒜低聚糖的制备及初步表征大蒜中性多糖经过酸水解联合膜过滤,获得了三个大蒜低聚糖组分GPs-U2、GPsU1和GPs-U0.3,其分子量分别为2723 Da、1247 Da和731 Da,总糖含量分别为92.49%、96.15%和93.59%,具有较高的纯度。对其结构初步表征发现各组分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FTIR结果显示它们的主要官能团相似。(3)大蒜低聚糖的体外消化特性大蒜低聚糖的相对分子量及水解度在唾液以及小肠液消化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在胃液中由于酸性环境下糖苷键的断裂导致GPs-U2、GPs-U1和GPs-U0.3的分子量发生一定程度下降,其水解度分别为9.47±0.27%、11.72±1.32%、13.67±0.74%。因此,大蒜低聚糖在消化过程中表现很好的稳定性,超过86%糖的能够最终通过消化系统到达大肠被肠道菌群利用。(4)大蒜低聚糖对益生菌的影响GPs-U2、GPs-U1和GPs-U0.3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及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及乳酸和SCFAs的产生。说明三种大蒜低聚糖均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其中,GPs-U0.3表现出更高的益生潜力。(5)大蒜低聚糖对健康小鼠常规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大蒜低聚糖可以通过促进脾的发育增加小鼠免疫功能。对于体液免疫,三种低聚糖均促进血清中Ig M及Ig G含量的增加,但仅有GPs-U2和GPs-U1同时促进Ig A含量的增加。此外,三种低聚糖均增加了肠道中SIg A的分泌从而增加肠道免疫力,同时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均表现出调节作用并且促进SCFAs的含量,尤其GPs-U0.3表现出最高的益生作用,包括产生更高的SCFAs,增加了某些益生菌的丰度(双歧杆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嗜酸杆菌属等)以及抑制杜氏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和理研菌属的生长。KEGG功能预测结果显示,GPs-U0.3可以显著降低患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他文献
大蒜素是大蒜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物质,可用于开发大蒜的高附加值产品。前期以乙醇为溶剂对河北永年、山东金乡、四川彭州3个地区的干、湿蒜的大蒜素进行测定,其中彭州干蒜的大蒜素含量最高,为0.138 mmol/100 g。以彭州干蒜为原料,选取影响大蒜素提取的料液比、乙醇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min)和浸提时间(h)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同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探究并证明了大蒜及其活性成分在抗炎、降压、代谢、氧化应激、抗肿瘤、防治血栓和治疗肝损伤方面具有功效。而大蒜活性成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大蒜药效的研究发展,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是多维度且复杂的,对已有的关于大蒜防治酒精肝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揭示了大蒜及其活性成分对非酒
目的 建立大蒜冻干粉中蒜氨酸、大蒜多糖、大蒜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建立大蒜冻干粉中蒜氨酸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建立大蒜多糖及大蒜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蒜氨酸定量校正模型的r为0.998 7,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24 5,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04,蒜
大蒜作为传统药食兼用的植物,富含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抗菌、抗氧化、抗疲劳、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和改善肝脏机能等多种生物学功效。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中,在很多植物中黄酮提取工艺都已被报道,但大蒜中黄酮提取工艺相关报道较少。该研究基于此,对大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黄酮提取工艺为液料比70∶1,水浴时间3.5 h,水
生长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肠炎症,通常称为结肠炎,一般发生在断奶后4~16周龄的生长期,其特征是结肠发炎、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完整性受损和肠道通透性增加。诱发生长猪结肠炎的因素很多。文章详细论述了诱发结肠炎的病因以及判定结肠炎的生物标记物,旨在预防或减轻生长猪的复合结肠炎腹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大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酶最适pH4.5时,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 ℃,超声功率350 W,复合酶添加量(果胶酶、酸性蛋白酶配比为3:1)1.5%,提取时间90 min,并且温度显著影响大蒜多糖的提取率;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大蒜多糖的得率为35.25%。该工艺有较好的提取率,可用于大
本研究利用大蒜多糖、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制备了一种新型多糖脂质体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膜材比、脂药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包封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大蒜多糖脂质体最优制备条件,并对其微观形态、粒径、紫外扫描光谱、红外扫描光谱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多糖脂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膜材比4:1,脂药比24:1,超声时间14 min,最大包封率为61.00%±0.725%;所得脂质体为
大蒜果聚糖是大蒜中含量最高、性质稳定、分子质量较低的杂多糖,主要由果糖与葡萄糖组成,属于1-蔗果三糖型果聚糖,其既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和多种生物活性,又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保健功能,可应用于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粮食加工品、保健食品等领域。为进一步了解大蒜果聚糖的潜在利用价值,本文综述大蒜果聚糖的提取方法与步骤、结构特性、常用测定方法、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相关研究进展,分析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其
目的:对中药保质期或有效期进行系统的调研,探讨中药饮片设定保质期或有效期的依据及其必要性,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药品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选用检索词为“中药材”并“有效期”“饮片”并“有效期”,“饮片”并“保质期”“中药材”并“保质期”“中药材”并“效期”和“饮片”并“效期”,利
情境教学是实施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有效学习。在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种类型的情境,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生成情境活动,增强音乐教学效果。文章从创设情境和应用情境这两大方面详细介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