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滚筒碴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与超音波速研究

来源 :2018亚太城市建设与管理实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滚筒碴依不同比例(O、25%、50%、75%、100%)取代砂,并固定以炉石粉部分取代20%水泥,三种水胶比(0.45、0.5、0.55)拌制成复合型水泥砂浆,进行新拌水泥砂浆流度和凝结时间试验,并进行龄期3、7、28、56及91天的抗压强度和超音波速等硬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添加滚筒碴的复合型水泥砂浆流度会随着取代量及水胶比增加而上升,并略高于规范的标准值;至于添加滚筒碴取代量对凝结时间并无显著影响,但凝结时间随着水胶比增加而延长.另外,添加滚筒碴的复合型水泥砂浆抗压强度与超音波波速皆随着滚筒碴取代量及龄期的增加而提高,而抗压强度与滚筒碴取代量约呈线性递增的关系.
其他文献
启德发展计划区域供冷系统(DCS系统)是中国香港首个区域供冷系统,是一个促进该发展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及节能的基建设施,为区内非住宅楼宇用户的空调系统提供中央空调冷冻水服务.启德发展计划内预算总空调面积约有170万平方米,通过使用DCS系统集中生产空调冷冻水供应不同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可优化空调制冷机组的效率、减低个别建筑物所需机房空间及便利营运,同时也能提高能源效益及社会实践对环境的保护.DCS系统
交通堵塞造成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与安全问题是全球大都市正在面临的挑战.近年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可训练因时、因地制宜的自适应控制逻辑,亦可快速扩展为分布式控制的架构.本研究提出应用价值函数逼近法,设计适用于单一路口多个时段的时志动态最优化智能体MLTC,并以车流仿真软件SUMO作数值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最佳固定时志,MLTC在六种情境设定下均显著优于定时时志.在中高流量时差异尤
岩块坠落(Rockfall)为边坡破坏类型之一,在邻近山区公路、铁路经常受此种灾害影响危及人、车的安全,因此需在边坡设置落石防护设施,而针对落石无定向来源或高空坠落岩块等情形,普遍选择以落石防护网系统来防护保全对象,在早期时因落石防护网系统制造与施工的技术尚未成熟,世界暂无任何国家针对落石防护网系统功能性检验标准进行规范编撰,于2001年瑞士环境森林与地形管理局(SAEFL)及瑞士联邦森雪与地形保
本文所指的工程为“浚渫抛填”工程,该项工程涉及环保与民生,社会与经济,包括填海造地、水环境污染、地理环境变迁、观光休闲构建、民生经济发展等课题.有鉴于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迁、地球暖化、海水平面上升、空气污染等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已对全球民生与环保造成前所未有的困扰与威胁;本项“浚渫抛填”工程如属污淤,因淤泥长期受工业排放废弃物及陆上污染源入侵,对水环境及食物链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至于浚渫淤泥如属
钢板桩作为中国台湾应用最普遍的开挖挡土措施,具有施工速度快及造价便宜等优点,但在传统上受限于振动打桩机式施工方法,其施工过程的噪声可达90至100分贝,形成严重的噪声公害,对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更因为震动打桩过程会产生振动波传递而造成邻房或邻近设施的损害,其范围甚至在超过20m以外的地方皆会有相当的影响.此种打桩工法的先天缺陷,也形成了钢板桩在某些地方应用的限制,造成工法与成本的增
钢板桩(Steel sheet pile)作为一种相当普遍的挡土材料,具有施工工期短、低成本,且可重复使用等优势,故能在众多开挖挡土工法中脱颖而出,成为台湾最常见的挡土壁体(Retaining wall).然而在台湾最常使用的Ⅲ、Ⅳ形钢板桩,其壁体劲度仍有所受限,依据不同的土层状况而言,钢板桩采悬臂式(Cantilever)的挡土形式仅能提供约3~3.6m的开挖深度,如要达到较深的开挖深度,便须配
再生剂RA-5是一种能够改善沥青老化后性质脆硬的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快速与刨除料拌合反应,降低黏滞度使沥青回复接近原本的性质.故再生剂适量的添加有助于再生沥青混凝土质量及工作性的提升.本研究使用再生剂RA-5直接与刨除料拌合,使再生剂RA-5与刨除料相互作用以达目标黏滞度2000±400poises后,再与新粒料及新沥青胶泥AC-20相拌制成沥青混合材料.试验流程是以四组不同刨除料添加
全球环保意识高涨,废弃玻璃利用于道路工程中是未来一大趋势,也可达到资源再生永续发展的目标,透水铺面因能迅速将路面积水排除,且对于改善都市热岛效应也有正面的帮助,于中国台湾地区高温多雨的环境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先分析玻璃与天然粒料的性质,接着以废玻璃砂(粒径16~200号)取代天然细粒料(16~200号),TFT-LCD玻璃面板的玻璃砂(粒径100号以下)取代天然细粒料(16~200号);分成7组不
近年来由于卫生掩埋容积逐年下降且场址趋近饱和,使污水处理厂的下水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提高,去化日益受限.本研究分析调查台湾十座污水处理厂下水污泥特性,以探讨下水污泥作为燃料化再利用的可行性.调查显示,公共污水处理厂下水污泥的发热量相较于煤炭、燃料煤或木炭/焦炭(约6000~7000kcal/kg)等稍低,需进一步予以干燥和造粒为固体燃料后,降低下水污泥含水率,提升湿基低位发热量,方有利于推动下水污泥的
近年来为降低工程材料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工业副产品再利用,以达到节能减碳及促进循环经济的目标,碱激发混凝土材料成为主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高炉炉石粉,利用不同碱当量(N=5%及7%),不同液固比(L/S=0.45、0.50及0.55)制成高流动性碱激发绿色混凝土材料,于龄期28天时,探讨其新拌性质及力学性质.结果显示高流动性碱激发绿色混凝土材料坍度及坍流度分别为246~281mm及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