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启德发展计划区域供冷系统--设计及工程管理

来源 :2018亚太城市建设与管理实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dfasfafjdkjfkek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德发展计划区域供冷系统(DCS系统)是中国香港首个区域供冷系统,是一个促进该发展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及节能的基建设施,为区内非住宅楼宇用户的空调系统提供中央空调冷冻水服务.启德发展计划内预算总空调面积约有170万平方米,通过使用DCS系统集中生产空调冷冻水供应不同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可优化空调制冷机组的效率、减低个别建筑物所需机房空间及便利营运,同时也能提高能源效益及社会实践对环境的保护.DCS系统工程项目的制冷机组及管道分三期进行安装和铺设,以配合该区的发展计划,DCS系统已于2013年开始投入运作,陆续为本区内各类别用户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区域供冷服务.整个DCS系统三期工程项目完成后的总制冷量会达到284兆瓦.本文将重点介绍启德发展计划区域供冷系统有关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包括“设计、建造及营运”项目采购,并讨论工程项目涉及协调地下基础设施和敷设管道的挑战及应对方案.
其他文献
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空间不断减少、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问题越来越恶化,高空和地下发展空间已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而在这之中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投资者和城市规划者的重视.地铁的建设成为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抗灾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建设节约型城市而进行的大型地下公共设施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北京三环内交通路网为研究对象,研究北京封闭社区开放对交通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空间句法模拟分析三环内封闭小区开放前后北京三环交通路网运行效率变化,发现小区开放后,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高;(2)以北京芳城园、芳群园、芳古园和芳星园等封闭社区为研究对象,以出口轴线比、网格轴线性、尽端路轴线比等指标封闭社区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封闭社区对小区开放后交通效率提
Outdoor air pollution is a crucial and arduous issue in Asia.Many governments including Hong Kong have established ai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and provides hourly reported Air Quality Index (AQI) a
本文基于北京“集中清理建筑物天际线专项行动”的背景、过程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分析,深入探究了该行动的合法性、合理性、适用性、适度性等层面,提出了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原则指导下的重启该行动的方案.
以轨道引领城市发展为理念,科学地规划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才能为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成为现代化都市和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本文总结城市轨道TOD的成功经验,论述TOD发展理念对轨道交通赋予崭新的定位,从传统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为城市能量的聚交点,进而上升为城市生活的连廊.以香港地铁TOD发展模式和实践、深圳TOD发展研究和探索为案例,讨论城市轨道交通TOD技术路径和
本文以中国澳门建筑弃料堆填场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探讨了在复杂边界环境及地质条件下为保障堆填场安全、有序、高效的运作而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地基处理工艺、建筑废料成分特性及其填海特性、地基处理前极限堆高的确定等.该项研究对建筑弃料堆填场整治具有普适性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粤港澳三地串联、互动发展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在中央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下,澳门特区推出了“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即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多元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思路,推动澳门向着适度多元化的方向进行转型发展.根据对国家战略、规划和澳门发展需求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近远期开发黄茅岛的策划,以新兴的邮轮产业作为开发起步工程,是着眼于澳门未来向海洋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硬性需求,是致
前瞻基础建设计划分为轨道、水环境、绿能、数字、城乡建设五大类,其中水环境建设是一大重点.水环境建设又以“水与发展、水与安全、水与环境”为目标.积极推动水环境改善示范计划,以连接地方水域需求与城乡发展,构建精致生活场域,发展水环境资源整合平台,并带动河川区域排水及海岸民众亲水的空间及活动.以水质调查、生态检核结合城镇规划、都市设计等手法,提高亲水空间的使用率,通过整合水利、水质、生态、景观、渔业等专
根据摩洛哥王国北部水源充沛、南部水源稀缺的空间分布特点,本文对摩洛哥王国境内的河流水系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北水南调的规划设想.通过对需水对象的需水要求分析,结合对现状河流的可供水量分析,利用水量平衡计算确定了输水规模;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分析,在尽可能利用现状地形特点的原则下确定了输水线路的基本走向;通过基于水量损失、输水费用、运行费用的角度出发,利用多方案对比,确定了最合理、经济的输水方式.本文从输水
公路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台湾的公路已绵密成网,而政府施政重心逐渐由属于制造概念的新建工程,转换为营造优质使用环境的养护管理.从全生命周期思考,运用工程与科技的结合,将强化公路设施在营运、管养与服务阶段整体效能,结合时代需求,打造并维护更友善、优质的用路环境.为回应中国台湾东部民众“安全回家的路”要求,并大幅缩短宜兰至花莲的行车时间,苏花公路改善工程除符合环境、生态等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