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熟化佛跳墙冷冻调理食品的开发

来源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跳墙作为中国的一道名菜,由于配料繁多,处理周期长,加工工艺复杂,使其工业化生产难度大,本文在传统佛跳墙制作的基础上,将其开发成冷冻调理食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佛跳墙产品。佛跳墙冷冻调理包在食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二次加热,为了防止佛跳墙冷冻调理产品在消费者二次加热过程中发生过熟化现象,影响佛跳墙冷冻调理包的食用品质,本研究以经过冷冻后再度进行二次加热的佛跳墙品质为考察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煮制时间、煮制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水分含量对无定形小麦淀粉回生性质的影响.通过在100℃下加热50%~80%水分含量(小麦淀粉基)的小麦淀粉以用来制备无定形小麦淀粉样品.将制备的无定形淀粉样品于4℃下分别储存1、7、14和21d.
食品在口腔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食品颗粒之间和食品与口腔表面之间的相对移动,因而口腔摩擦被认为是食品口腔加工与口腔感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学原理。但是,由于技术与道德伦理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广泛认可的可靠技术用于真实的口腔摩擦测试。因而,体外模拟口腔软摩擦成为主要的研究关切。
本文首次研究了在可生物降解且毒性小的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水溶液中,温和条件下(35℃,4h)不同类型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酯化反应。通过NMR、FTIR、Raman、XRD和SEM等系统的研究了离子液体∶水的质量比和淀粉晶型对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淀粉分子结构的影响,并通过DSC、RVA、TPA和EA(ESI)等表征了淀粉酯的功能性质。
本文以薏米籽粒为研究对象,将薏米籽粒分为壳,种皮,红薏米,白薏米,胚芽五个部分,分部分检测氨基酸、脂肪酸、糖类、酚类。了解薏米籽粒各部位基础代谢物质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为构建薏米代谢轮廓提供依据。
鱼油氧化产物在碱炼工艺中可被皂脚吸附,因此本文以粗鳀鱼油为原料,以全氧化值为考察指标,在充氮或高真空条件下,探究碱炼工艺对$鱼油中氧化产物的最佳脱除效果.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超量碱、碱液浓度、温度、时间四种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鳀鱼油最佳碱炼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碱炼工艺条件为超量碱0.45%、碱液浓度3.65%、温度64.65℃、反应时间39.6min,全氧化值从123.48降低到59.35,且与
酸浆豆干(FSWT)是中国传统豆腐的一种,具有五个重要的加工单元。本研究旨在揭示FSWT在不同加工阶段(磨浆、加热、点脑、蹲脑、压制)的风味变化,包括气味(挥发性化合物)和滋味(非挥发性化合物)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与电子鼻结合技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对FSWT不同加工单元的气味和滋味化合物进行鉴。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将不同加工单元的气味物质进行有效
母乳中含有各种微生物,本文旨在研究母乳与婴儿肠道菌群组成及纯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与母乳菌群相关性.来自24对健康母亲和婴儿供试者中,15(62.5%)名婴儿是男性,采用16S rRNA,V4区基因测序技术测定母乳和婴儿肠道菌群组成,采用Source Tracker进行母乳及婴儿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
鳗鱼肉质鲜美,富含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以烤制的烹饪方法食用。本研究基于传统鳗鱼烤制工艺,分别使用姜黄素、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竹叶提取物对鳗鱼进行腌制,考察不同腌料对烤鳗鱼中有害物质产生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丙烯酰胺含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多环芳烃含量。
红酸汤是贵州省苗族的一种传统发酵制品,目前其生产主要为自然发酵,发酵周期长、稳定性差,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自然发酵红酸汤为样品,对其中的优势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首先以产乳酸能力作为筛选条件筛选出优势菌种H9,对其进行16srRNA序列鉴定,与NCBI数据库比对后显示其与布氏乳杆菌的核酸序列一致性达98.11%,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符合伯杰氏手册中关于乳酸菌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再结
本试验以猪骨、鸡架、鸭腿为主要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煮制砂锅鱼高汤,研究了不同的煮制温度、煮制时间和料液比对高汤品质的影响,主要考察高汤的可溶性蛋白浓度、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高汤的加工工艺进行正交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熬制时间和熬制温度对高汤感官评分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最终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煮制温度115℃,煮制时间2h,料液比1∶2.5,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