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核酸试纸条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海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分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与核酸试纸条相结合建立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种特异性基因tlh的六个不同区域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和一对检测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体系.CPA-核酸试纸条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对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达到58 cfu/mL,对污染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5.2cfu/g,比传统的PCR技术灵敏度提高了10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与核酸试纸条相结合的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有能效防止污染,可用于现场及基层单位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研究DHA-磷脂和EPA-磷脂对apoE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4周高脂喂养后,apoE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HA-磷脂组,EPA-磷脂组,分别干预含有1%的卵黄磷脂,DHA-磷脂,EPA-磷脂的高脂饲料8周.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血清和肝脏脂质,血清炎症因子以及动脉壁和肝脏中与炎症和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DHA-磷脂和EPA-磷脂能够显著降低ap
为探讨温度、光照、氧气贮藏条件对南极磷虾粉贮藏性的影响,将南极磷虾粉储藏于4℃光照有氧、4℃光照无氧、40℃光照有氧、40℃光照无氧、4℃避光有氧、4℃避光无氧、40℃避光有氧、40℃避光无氧的条件下,分别于第1、2、3、4、5周取样,以感官、色差、总虾青素、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游离脂肪酸、吡咯含量为指标,分析南极磷虾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 表明,在4℃
[目的]研究海芦笋总黄酮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芦笋,拓宽保肝活性物质来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海芦笋总黄酮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分别为75、150、300mg/Kg·d,对雄性昆明小鼠连续灌胃8天,通过腹腔注射CCl4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海芦笋总黄酮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以美国斑点叉尾鮰鱼皮为原料,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测得其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分别为25.0%、23.4%、68.9%.对鱼皮明胶的最低浓度凝固点、粘度、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等性质进行研究,并与市售商品明胶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鱼皮明胶的最低浓度凝固点为0.85%,比商品明胶低1.2%;在10℃下鱼明胶的粘度为42 Pa·s,明显高于商品明胶;鱼皮明胶的起泡性为36.67%,比商品明胶
采用电子鼻技术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罗氏沼虾虾肉的挥发性气味成分.电子鼻实验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明显区分不同温度处理的罗氏沼虾虾肉.SPME-GC-MS分析结果为:罗氏沼虾虾肉在35、50、65、80℃和95℃分别确定出28、39、45、46种和51种挥发性成分.萃取温度为35℃时的虾肉可代表生虾肉,检测出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壬醛、癸醛等.随着温度的升高,挥发性成
采用电子鼻技术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熟制对南美白对虾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电子鼻实验结果显示:熟制不同处理对虾肉的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较为显著.SPME-GC-MS分析结果为:萃取温度为35℃时,南美白对虾生虾肉、煮熟后放凉及煮熟后在冰箱(4℃)放置一夜(12h)分别确定出47、58和43种挥发性成分.另外,生虾肉与熟制后放置12h的虾肉在95℃萃取温度下分别检测出62和53种挥发性成分
本文采用布拉班德黏度仪、物性分析仪、流变仪及扫描电镜,研究9种不同交联酯化度木薯淀粉的糊化特性及其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MP)凝胶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酯化反应有利于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同时提高其峰值黏度,而交联反应的作用效果相反;随着交联度的升高,淀粉的崩解值及回升值显著下降(P<0.05),即交联反应通过抑制淀粉的糊化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流变数据表明,低交联低中酯化度淀粉对MP
[目的]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大,海洋渔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产生了大量加工副产物,如何提高这些副产物的利用效率,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和水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酶解法水解蛋白产生活性物质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艺复杂(水产品加工过程需脱脂)、单一酶解水解效率低、成本高、产物有苦味等.此外,微生发酵法已成功应用于虾类物质高值化利用中,且在一定程度上克
为了比较生长环境对三疣梭子蟹滋味的影响,本论文对采自不同海域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性腺、体肉三个不同部位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电子舌对其呈味物质进行滋味轮廓区分。结果 发现不同海域的氨基酸总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肝胰腺中,渤海组的氨基酸总量最高,而南海组则显著的低于其它海域;黄海组的性腺和体肉的氨基酸总量均为最高,东海组性腺的氨基酸总量最低,渤海组体肉的氨基酸总量最低。在三疣
为了研究海藻肥在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本实验研究了以海藻为主原料制备易吸收态海藻肥技术,优化肥料配方后,对小白菜进行无土栽培种植,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种植三十天后,与无机盐肥对照相比,小白菜叶长、叶面积、还原糖、蛋白质分别增加了13%、118%、102%和20%,硝酸盐含量减少了20%。表明本实验制得的有机肥料确实能降低硝酸盐含量并增加有机营养。因此本实验为有机肥料在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