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志相关论文
意大利籍耶稣会士高一志(Alfonso Vagnoni,1566-1640),又名王丰肃,字则圣,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在修辞学、哲学等领域学有专长......
高一志译著集中完成在晚年(1630 -1640),与耶稣会士进入历局、雷种告示“尊天辟邪”有着密切联系.历局为南京教案之后陷入困境的耶......
1588年,范礼安在澳门出版了玻尼法爵的《基督教育》,这是在中国用西方技术印刷的第一本书。40余年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在山西出版了......
耶稣会士高一志译著丰富,与毕方济《灵言蠡勺》、艾儒略《性学觕述》、傅汎际《寰有诠》、《名理探》等一起,延续了利玛窦的"知识传......
玛利亚是圣经中的重要神学人物,随着基督教的东传,玛利亚也由之被引介入华。玛利亚的神学形象虽曾分别在唐、蒙元时期引入中国,但......
明清之际的中西对话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的隔阂、冲突,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传统自身的丰富发展。在这场交......
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1568~1654)和高一志(Alphonsus Vagnoni,1566~1610)都是明末西方来华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群中的两位,前者的《地......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引用过这样一段话:形而上学隐退到幕后去了,个人的伦理现在变成了具有头等意义的东西。哲学不再是引导......
明清之际,西方的宗教文化和科技知识等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和耶稣会士的来华而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以耶稣会学校为代表的西方教......
1588年,范礼安在澳门出版了玻尼法爵的《基督教育》,这是在中国用西方技术印刷的第一本书。40余年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在山西出......
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原名王丰肃,字则圣、一元。明末意大利籍来华耶稣会士。万历三十三年(1605)入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
明清之际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曾在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过重要的中介和先驱作用。高一志(原名王丰肃,西名ALPHONSE VAGNONI,1568—......
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的《修身西学》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部拉丁文大学教材《科因布拉伦理学评论》的基本结构,但......
晚明传教士高一志针对不同的人群撰写了《童幼教育》等六部教育学著作。从内容上看,高一志的德性教育围绕“仁义廉智”四德展开,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