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昭相关论文
韦昭《汉书音义》在六朝《史记》《汉书》学传授史中有着持续的影响力,根据文献所存韦《注》遗文显示,东晋以降的“《汉书》学者”,......
本文以《国语·楚语》韦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贤时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出《楚语》中十九处文本或韦注,认为其中有些是韦注本身......
口述史是历史学的最早形式。在西方,最早的史学形态就是关于公元前12世纪特洛耶战争的口头传说。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由盲诗人荷马......
《伐乌林》是现存第一首歌咏赤壁之战的诗歌,该诗运用白描手法,简洁流畅地叙述赤壁之战的经过。吴国史官韦昭写作《伐乌林》,旨在......
三国时期孙吴韦昭研习《诗经》,其传世相关材料有三种,据此可见其研究特色有二,一是今古之学兼融,训释诗句以毛、郑为宗,亦不弃三家之说......
韦昭《国语解》是现存最早、最具权威性的《国语》注本,《国语解》深得汉儒注经之义法,简妙精当,一语破的.在词语的训释、句意的疏......
韦昭,三国时期吴的著名学者与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三国志·吴志》本传作韦曜,而《隋书·经籍志》作韦昭。前贤如裴松......
由吴汝纶点勘、吴闿生续成的《桐城吴先生点勘国语》中有“闿生案”27条,涉及到《国语》文字校勘、文字 通假、文字改读、语词训释......
【正】 《卜居》是写楚怀王末期“屈原既放年三,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时的景况。屈原遭遇不幸,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
《国语》中部分词保存了古老的意义,其后逐渐遗失,韦昭注多有疏误,根据出土古文字材料可予以纠正;《国语》韦昭注中还有一些词语的......
单音节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在<国语>韦昭注中大量存在着以复音词解释<国语>原文单音词的现象.经过统计,韦昭注......
东汉三国魏晋是《国语》研究的重要时期,出现了唐固、虞翻、孙炎、王肃、韦昭、孔晁等专门为《国语》作注的学者。此六家注中,唯韦昭......
"为……所……"式被动式是古代汉语中被动式的一种。这种被动式在先秦使用十分罕见,但在中古汉语中却得到了长足发展。论文以韦昭《......
期刊
韦昭《国语》解大量征引《左传》的内容,其作用在于交代《国语》所载史实之背景、补足历史事件的因果以及通过对比两者的文字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