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相关论文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再次战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其中表现最明显的群体,就是青年。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和发展,结合这一群体的特点......
考察民主革命的整个历史,作者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并不是随时随地表现出两面性。以“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这14年中,如果说民族资......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历来是国民党当权派的喉舌,为党国要人们服务。可是在1947年7月,该报却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事件:该报中一些......
1946年的旧政协失败后,中国民主化进程遭遇挫折,民盟总部被国民党当局解散。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与号召下,民盟为推进民主进程,根据......
【摘要】战后是中国现代政党格局分合演变的关键时期,除国共两党外,中间党派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青年党作为中间党派之一,在战后初期......
1944年5月至1945年2月的国共谈判,是一次中共主导下的、以联合政府为主题的、抗战时期国共最后一次谈判。此次谈判的主要特点是,背景......
大陆解放之后,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远走香港,临老且病之时,即使蒋介石频频召唤,杜就是不愿意去台湾。他为什么不去台湾?恐怕与1949年7月......
罗隆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领袖。抗日战争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他挺身而出,赤心救国;在国共和谈,反对内战的关键时刻,他旗帜鲜明,立场坚......
抗日战争胜利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任务,就是建国问题,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
青年是事业的希望与未来,是行业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切实调动青年党、团员和......
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大小三百儋多个政党.除国、共两党外,中国青年党是有着完整的政党纲领和严密的组织机构,地位较为突......
曾琦(1892—1951年),原名昭琮,字锡璜,因仰慕北宋杰出政治家韩琦而改名为曾琦,字幕韩。四川省隆昌县人。他是一个守旧的书生,对当......
左舜生(1893-1969年),谱名学训,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他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是中国青年党的党魁,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
索马里“青年党”是索马里主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控制着索马里大部分国土,一直想要推翻非洲联盟与西方国家支持的索马里政府。“青......
伴随着党的基层组织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党员加入到了党的基层组织中来,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党员正逐渐成为企业党组织......
以国共两党博弈为主线的近代中国政党互动受到学界长期的关注,然而在特定历史时刻,以第三大党自居的中国青年党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正>校园暴恐案频发当地时间2014年4月2日清晨,蒙面持枪武装人员袭击了位于肯尼亚东北部加里亚萨镇的莫伊大学,武装人员在校园内肆......
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诞生于1941年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以下简称民盟),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由亲国民党的青年党把持盟务,转......
国共内战爆发后,青年党预估国民党将取得胜利,故积极在各级政府中争权夺利,以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却因此与国民党形成明合暗斗的局......
大学生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青三党高校青年工作的实践证明,党的执政地位要不断巩固,基础是要扩大党......
<正> 我国曾经有过两次政治协商会议。一个是由国民党召集的各党派的政治协商会议以结束国民党的“训政”,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一......
青年党曾经长期与国民党处于紧张对立状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青年党主动调适,提出"政党休战"的主张,这成为青年党政策调整的起点......
左舜生(1893-1969)被台湾史学家吴相湘称为“注意研究中国近代史三五先驱之一,与李剑农、蒋廷黻齐名,而各有树立。”左舜生为民国......
新世纪以来,在民国历史语境下重新思考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界的一大亮点。不过,中间党派的政治活动与现代文学的关......
1923—1935年的青年党,并不像其建党元老所言,全在文化学术和教育上用功夫,而是极度重视军事工作,花费大量的党力用于军事活动,以......
吴天墀先生是胸怀天下的士人,却又有明显的四川地方特色。他素负经世之志,在国难时曾投笔从政,服务乡邦。这些经历给他带来很多生......
2011年7月20日,联合国宣布索马里南部发生饥荒,此次饥荒是联合国自1993年后首次宣布索马里再次发生饥荒。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次饥......
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在 1 92 0年代同时并起。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导发展为多党竞......
索马里青年党的意识形态十分复杂。其中,氏族主义是其核心,泛索马里主义是其宣传动员的工具。"圣战"萨拉菲主义则打着宗教正统性的......
纵观民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运动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学运的勃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学运产生的社会政治影响......
青年党与川康军人关系十分密切,双方长期互相借重,以抗衡国民党的压力。抗战时期,青年党还曾寄望于"不流血革命",试图在国民政府崩......
1924~1927年,中国社会发生了以反教会教育、收回外国教会学校为主旨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当时,国、共、青三党均积极介入,但介入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