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相关论文
作为敦煌汉简的主流字体,隶书与草书的字体风格存有较大的差异。体势方面,隶书扁沓而草书方纵参差;结字方面,隶书平稳匀称而草书趋于高......
清代隶书,一方面突破自魏晋以来所形成且固化了的“二王”帖学体系传统,唤醒了篆、隶古法新风,启迪了碑学兴盛的全新时代;另一方面,在取......
汉代的隶书可以分为隶书和八分书两种,两者有着写法和风格上的差别。而从政治文化史的角度看,隶书和八分书的区分实际上折射了文吏和......
因清代碑学的复兴和发展,隶书较之唐隶以来的平庸呆板和甜熟之风,呈现出不同于既往的艺术性开拓,或取篆籀之意,或用行草之趣,或掺楷化之......
文章梳理历来学者对隶书、隶变产生时代的判断,发现存在歧义,并从三个范畴:隶变产生的时间、隶变发生的时段、隶书产生的时间,归纳各学......
王福庵治学严谨,学养深厚,倾其一生于书刻,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虽以篆刻名世,但书法造诣亦是极深。在诸体中,其隶书以......
1976年发掘的敦煌马圈湾汉简是敦煌汉简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年代集中在西汉宣帝、平帝与新莽时期。简牍中所出现的字体包括隶书、......
《鲜于璜碑》是汉碑方笔流派的代表,刻立于东汉延熹八年,东汉时期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统治者亦从汉初的崇尚黄老之学变成......
金正喜是李氏朝鲜时期极有名望的学者、书画家。他曾来到清朝,与翁方纲、阮元等相结识,其书法创作即收到翁氏等清朝学者的影响。他的......
桂馥,生于乾隆元年(1736年)。终生致力于文字学研究,精通金石考据学,擅长书画诗文。桂馥尤善汉隶,有“六朝以后无隶书,桂未谷先生出,......
《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立于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现藏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被称为汉隶......
汉简在今天作为一门艺术,其最初都来自社会的各种需要,每一部汉简都有其功能所在。北京大学于2009年受赠的这批海外回归的竹简,在......
随着金石学的发展,汉碑在清代逐渐得到书家的关注和推崇。《张迁碑》作为方劲古拙一路汉隶书风的代表,更对很多清代书家的隶书实践......
从古至今,人们就比较重视地下出土的文物资料,并且搜集、研究和整理,尤其是在简牍帛书这一方面,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发掘出了大量的......
依托国家教育部2017年版书法课程标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里对书法学习的改革已四年时间,新的课标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书法教......
隶书是书体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过渡性书体,崇尚篆隶是历代书家除了上溯“二王”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种学古的方式,也是侧面反应当时......
清初书法,碑风兴起。鉴于晚明时期“尚奇”的审美倾向,清初书法开辟出一条“因奇尚拙”的金石书画道路。石涛便是清初践行以“金石......
文章以故宫博物院藏石涛作品为例,对石涛的小楷、隶书、行书的风格特点及来源进行解析.石涛小楷上溯钟、王,旁及倪瓒,又能自出新意......
关键词:北朝碑记书法 异体同势 古今杂形 尚古趋新 西魏《杜照贤等十三人造像记》亦称《杜照贤造像记》,发现于河南省禹州市梁北......
东汉中后期,隶书的法度已臻完备,章法亦趋稳妥有变。可以说,隶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隶书遗迹数量众多,种类、......
初识《档案管理》还是在2005年初,当时在河南一位教授朋友的倡议和策划下,我们在该刊上搞了几期博士论坛,于是就认识并喜欢上了这个新......
摘要: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简称VBA)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标准宏语言,它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等特点,对于经常跟Of......
本刊讯 2021年8月3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现人民同......
20世纪以来艺术在总体上都越来越走向个人化,相对于经典来说其审美也走向边缘化和碎片化。艺术家在要求突显个性的同时,由于对精神厚......
【摘要】《元桢墓志》作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刊刻的墓志,笔画劲挺,字势倾斜,挺拔开张,引领早期魏碑式样。它受南朝汉文化的初步熏染,初具......
【关键词】飞动;隶草;简省;朴茂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1-0056-02 早在战国时期就......
[作品概况]《华山庙碑》全称《汉西岳华山庙碑》,又名《华岳碑》《汉延熹西岳华山碑》等,简称《华山碑》。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四......
习书40年,他依然保持着学生般谦逊和蔼、正直憨厚、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的质朴本色,宠辱不惊。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一须人品高,二......
邹德忠,1938年生于山东烟台。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组联部主任,中国书协理事。现为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
清代·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人,人称伊汀州,清代书法家。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
清代·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安徽怀宁(现属安徽安庆)人,清朝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三十......
清代·何绍基何绍基·行书扇面何绍基画像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自号南宫生,长洲(现江苏省苏州市)人,家富,少时好学剑走马,志气高远,长得身材魁梧,一身侠气。元末乱世,各地民众揭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