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时相关论文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家陈应时教授于2020年6月逝世。文章通过梳理中国音乐史学科于现当代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将陈应时的学术之路放置于......
作者自就读上海音乐学院到留校任教音乐学系以来的30年间,与陈应时先生有着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对先生由极其敬畏而渐生感佩,见证了......
拙作《(去冖手)法研究与六家打(去冖手)之比较》(《民族艺术》1992年第3期)比较了管平湖,姚丙炎,徐立荪,吴振平、吴文光、陈应时......
<正> 近时国内音乐学界展开一连串对于“敦煌乐谱”讨论的热潮。由于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提出《教煌曲谱研究》一文所引起,许多大报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陈应时先生的《敦煌乐谱解译辨证》①一书在去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次理论评论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一奖项的授予,既......
自1981年11月《音乐艺术》杂志发表了关鼎的《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一文后,引起了日、中两国音乐学者对中、日传统音......
关于对宋末元初人陈元靓所辑《事林广记·乐星图谱》的初步研究,我已发表了两篇论文;最近,陈应时同志著文,就有关问题与我商榷。......
【正】 本“索引”初稿原是为1984年11月“全国第一次律学学术讨论会”(北京)编制的,于1984年9月完成。这份“索引”除律学和律学......
重释《总叙诀》《乐星图谱》由“图”、“谱”、“诀”三部分构成。据《事林广记》至顺本(1330年—1333年),“图”指《律吕隔八相......
姜白石歌曲译谱问题的比较研究张元庆我国南宋著名词人和音乐家姜白石,"音节文采,并冠一时"。姜白石的音乐作品最为珍贵的是《白石道人......
<正> 由文化部艺教局、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中国音乐史学会、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主办的“中国音乐史......
<正> 陈应时在《敦煌乐谱新解》一文中提出了以掣拍形式来解译乐谱中的"、"符号,最近又在《敦煌乐谱"掣拍"再证》一文中举例加以分......
<正>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被法国学者伯希和编号为p3808)背面,记录了抄写于1000多年......
期刊
<正> 关于王朴律,五十余年来已凝聚了不少学者的心血,不尽相同的研究角度与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光祈、吴南薰等说它近于纯律;......
<正>十年前的12月26日美国西雅图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左右,接到夏野先生的女婿高崎的电话,告知夏野先生去世。一个留学美国、身在异国......
<正>陈应时教授1933年生于上海南汇。1956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9月免试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修民族音乐理......
期刊
<正> 陈应时同志在《评管平湖演奏出‘广陵散’谱》、《琴曲‘广陵散’谱律学考释》等文章(下简称陈文)中提出:“在明末以前古琴为......
<正>西方音乐最早的记谱法可追溯至公元九世纪的格里高利素歌记谱法,它是用一种名为"纽姆"(neume)、反映语音声调变化特点的符号系......
<正>杨善武先生的《传统宫调与乐学规律研究》1(以下简称"杨著")早在多年前就出版了,这是杨先生穷五年之功探究传统宫调问题的阶段......
<正>律学是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学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律学不仅是数度之学,也不仅只是属于音乐,它还......
在一个八度之内的十二律中(含出发音,不含比出发音高八度的音),三分损益律所生出的十二律,与五度相生律上行五度所产生的律,是完全......
本次《古乐新声》呈现给观众一场视听上的饕餮盛宴,古老的乐谱与作曲家们当代的音乐审美艺术并置毫无违和,甚至锦上添花。敦煌古乐......
<正>1982年上海音乐学院叶栋教授发表了《敦煌曲谱研究》一文后在中国的音乐学界掀起了一场至今为止持续了20年之久的古谱学热潮,......
上海《音乐艺术》1990年第4期发表了饶宗颐先生的《敦煌琵琶谱写卷原本之考察》.此文对敦煌琵琶谱的曲体与断代有突破性的新发现.......
潮州音乐(以弦诗乐为例)的宫调系是什么?这是研究潮州音乐在调性和调式问题上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历来对潮州音乐使用的几......
读陈应时同志《论敦煌曲谱的琵琶定弦》(发表于《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下简称《定弦》)后,我认为作者总的思想是正确的......
期刊
对朱载琴律问题的再思考——敬答陈应时先生郭树群陈应时先生在《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1期发表了《朱载琴律若干问题之我见》(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