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敬铭相关论文
吴大澂与阎敬铭均为晚清名臣。故宫博物院藏有吴大澂致阎敬铭信札1通,与新近出版的5通吴大澂致阎敬铭信札,均作于同治十三年前后吴大......
谢俊美所编《翁同龢集》,收录翁同龢书札一千余通,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动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资料......
阎敬铭,陕西朝邑人,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晚清著名清官和能员,以善理财名重一时,有"救时宰相"之誉。他为官多年,精明强干,......
封建社会的官吏大都贪污纳贿,腐化堕落。但也有少数清官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清末大学士阎敬铭及他的3个门生堪称这方面的典范。 ......
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
<正>阎敬铭不愧一代名相,奈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救时宰相已只好空有其名。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朝邑(今属大荔县)人。清道......
阎敬铭是晚清著名清官,他对农民生活境况体味深切,怀有笃厚的恤农情结。整饬吏治以恤农是其重要的为官理念。他崇廉尚俭,惩贪扶正,......
本文追述了丁文诚公与诤友薛子季怀的君子之交,以及他们是如何相对"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这段史料。"贤人进,则民生遂",正如黎......
发生在清光绪初年的"丁戊奇荒",是中国近代史中最著名的大祲奇灾。本文通过当时稽查山西省赈务大臣阎敬铭以及山西巡抚曾国荃致丁......
在云南报销案期间,御史弹劾军机大臣受贿巨万,王文韶因此离开了军机处,李鸿藻承认接受过“炭敬”。奕主张严查“炭敬”之类的贿赂,......
阎敬铭 ,陕西朝邑人 ,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是晚清著名清官 ,尤以善理财而名重于时。他在理财方面的做法与特点是 :守正尚朴......
在晚清同治光绪时期有“救时宰相”之称的阎敬铭一生崇尚节俭。主政山西时,为厉行节俭,用当时价格便宜、结实耐用的褡裢布做官服,并让......
<正>2016年9月23-25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从闭关......
同治二年(1863年),阎敬铭蒙清廷重托,赴山东整饬省政。面对"吏道之堕,心术之坏,至今已极"的局面,阎氏通过明察暗访,逐渐认识到造成......
人生多磨难,凡事顺利者只是一二,不顺者会有八九,所以烦恼伴随着人的一生。有烦恼就要消解,既离不开亲友的苦心开解,更需要个人的自我劝......
阎敬铭 ,陕西朝邑人。出身进士 ,历任户部主事、湖北按察使、山东巡抚。光绪八年 ,任户部尚书。十年 ,充军机大臣、总理衙门行走、......
晚清金石界,陈介棋的名声如雷灌耳。 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斋,山东潍县(郑板桥曾在此连任知县七年,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吏部在选官的时候,上品首推"国"字脸,这种相貌威严正气,有官威;其次是"目"字脸,五官风雅俊朗,有亲和力;最差是"金"字型,上小下大。不过,......
<正>翁同龢(1830年—1904年),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翁同龢自幼禀性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常熟县学游......
<正>在山西运城永济市虞乡镇楼上村,有一座不事雕琢、自然质朴的庭院,是晚清重臣阎敬铭及其后人的居所。来到这里,如果没人介绍,单......
期刊
<正>西元1898年,岁在戊戌,即大清光绪二十四年。这年八月,京师谣言四起。大意是上半年施行新政的光绪与退居二线的慈禧矛盾激化,新......
<正>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大荔县人,理财家,人称"救时宰相"、"贤能第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湖北......
以晚清名臣阎敬铭在“丁戊奇荒”中的赈灾活动及其与传统防灾救荒体系机制的互动为视角,钩沉、梳理了阎敬铭在山陕地区赈灾济民的......
李用清(1829—1899),字澄斋,号菊圃,平定州乐平乡(今山西昔阳县)杜庄村人,是清末著名的“居敬行简”的理学家、“表率群伦”的教育......
阎敬铭,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54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湖北布政使、山东巡抚、工部侍郎、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职。为官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