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相关论文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许多文人都在此留下以旧居为代表的生活印记。这些建筑饱经岁月的洗礼,却在人们的追忆中反映出那时那刻的文化现......
芥子园原本是十七世纪时,由著名的戏曲理论家、造园专家李渔在南京营建的一座园林,该园位于南京城内秦淮河南,中华门之东。《笠翁一家......
品味兰溪──兼说芥子园叶文玲终于觉得非写兰溪不可了,却又突然哑了笔。愣怔半晌,才悟过来:有些并非繁华地也不是大都会的地方,之所以......
<正> 李渔(公元1611~1680年)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我国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他在词曲、小说方面的造诣已在国内外名闻遐迩,但他在造......
期刊
<正> 本文试图从当代艺术中个体精神的能动性与文化的选择意义出发,去寻找艺术个体怎样在形态的实验与实践中将精神性与文化的建构......
每次我从石鲁那里回来,便赶紧趁着记忆尚未淡却,感觉也还新鲜,作一些记录性的笔记。我早已不记日记了,历次运动中,由于这类白纸黑......
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中信出版社/9787508654768/2015-09/38.00元《给孩子的古诗词》是叶嘉莹先生的心血之作。中国古典诗词中蓄......
采访李学明,常常出戏,不似采访,更似交流。如晤旧友,如见老亲,感觉很对。 茶很好,清醇舒服,却道不出来历。夫人笑曰:清明前后的蒲公英,家......
<正> 江苏现代版画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上的影响和地位,主要是由极富民族文化内涵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水印木版画所决定的。 20世纪60......
本人珍藏一部《芥子园图章会纂》稿本,系明末清初大剧作家李渔的传世真迹。几十年来,即便是生活最困顿潦倒的时候,它也没有离开过我,伴......
“笺谱”传世有《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芥子园笺谱》、《百花诗笺》等名品,现代的鲁迅、郑振铎也曾编印过《北平笺谱......
一身唐装,面容清瘦,举止儒雅,平和亲切,这是磎叜先生给人的印象。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九三学社社员,他已经在艺术的道路上踽踽前行了几......
上海图书馆所藏翼圣堂刻本《笠翁一家言全集》封面的启白,《闲情偶寄·器玩部·笺简》中的相关陈述,是李渔创建芥子园书坊的确证.......
芥子园是明末清初文化名人李渔在南京营建的私家园林,从营建伊始便与昆曲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渔在芥子园生活期间,出版了《笠翁十种......
<正> 江苏省中国画展已和首都亲爱的观众们见面了。这次展出的161幅作品,包括六十几位画家。论数量,还不很丰富,但各种主题都有一......
闲暇之余,拜读明末清初文化大师、乡贤李渔的奇书《闲情偶寄》,颇有兴味,收获良多。当我翻到“饮馔部”这一章,其中有“羊”之一节,历叙......
“顾曲精微数笠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芥子园原为李渔在金陵(今南京)从事戏剧、编印《芥子园画谱......
本文通过对南京重建的芥子园景观和《芥子园画谱》书铺陈列室的介绍,结合《芥子园画谱》的具体分析,简析重建芥子园对学习《芥子园......
明清是私家园林发展的黄金时代,培育出了许多造园大家,同时出世了许多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为李渔所创,是中国明清造园史的理论巅......
<正> 1900年1岁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七日),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初名士绥,字茀之。1906年7岁入前吴村私塾读书,喜欢图画,用纸......
李渔是中国造园史上著名的文人造园家,也是明末清初诸多不入仕途以文谋生的文人典型。17世纪中期他在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初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