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源示踪相关论文
作为东亚大陆东南缘最大的边缘海,南海的形成与古南海/古太平洋洋壳的俯冲消亡密切相关。然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何时结束、古南海......
长江形成与演化研究历经百余年仍存争议,依然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目前,基于从“源”到“汇”的物源示踪方法是研究长江演化的重要......
青藏高原东北缘烟筒山构造带局部零星出露二叠系红泉组,由于尚未发现古生物化石,该套地层仍缺乏精确的年代学约束。同时,该地区地处北......
期刊
扫描电镜定量分析沉积物矿物组合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得到大量详细的矿物组合、矿物颗粒大小和岩屑组成等信息。尝试利用这一方法,研......
风力长距离传输的细颗粒粉尘直接或间接地对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大气粉尘传输过程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
新生代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和地貌的演化与驱动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渭河盆地中沉积了自始新世至全新世完整而连续的新生代沉积序......
阳江东凹为近年来珠江口盆地取得重要勘探突破的凹陷.为阐明阳江东凹始新统文昌组-恩平组物源区、物源转换等源汇过程,以锆石U-Pb......
地球化学基因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技术.在分析地球化学基因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微量元素的岩性地球化学基因,并将其编号为LG......
为了对风化过程中的产物进行物源示踪,严桃桃(2018)利用不活动元素的稳定性创造了岩性地球化学基因;而为了描述样品的矿化程度并区......
海岸(沿海低地)地区是人口聚集区,也是经济活动密集的区域。海岸带环境的脆弱性直接影响到人类和经济的安全。陆源物质在海岸带地......
《汉书·沟洫志》曾记载:“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将黄河誉为“四渎之宗”。黄河的治理工作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属于......
华北南缘中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为华北克拉通形成后的第一套陆源碎屑岩层,对了解熊耳裂谷盆地早期的沉积环境与熊耳群构造背景具......
赤铁矿和针铁矿是自然界常见的风化产物,对气候环境具有灵敏的指示作用.本文利用漫反射光谱技术,分析了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
对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进行了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沉积物∑REE变化范围为141.28~269.20mg.kg-1,平......
巫山黄土作为中国南方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弄清该区的物源将为破译这一宝贵沉积记录提供重要的环境信息.对巫山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
长江何时贯通东流入海这一难题已经困扰学术界长达一个世纪。长江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并没有在四川盆地大量的沉积,江汉平原成为长江......
蒙其古尔铀矿床位于伊犁盆地南缘,是目前盆地内储量最大的砂岩型铀矿床,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建设千吨级可地浸砂岩型产铀基地。本文在......
学位
第四纪晚期,由于末次冰期的出现,中国大陆东部海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分析末次冰期以来东海沉积物来源,对揭示古海洋、古气候变化和环......
苏北盆地经过断陷、坳陷阶段,最后发育成浅碟形的盆地,期间沉积了巨厚的沉积物。这些沉积物记录下了苏北盆地的物源变化和水系调整......
运用同样的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比较分析了我国的长江和黄河以及韩国的 Keum和 Yeongsan江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韩国河流沉积物......
亚洲风尘对东亚乃至北半球环境影响巨大,它来自何方、飘向何处?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中外学者围绕着中国北方风......
运用同样的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比较分析了我国的长江和黄河以及韩国的Keum和Yeongsan江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韩国河流沉积物中......
在环渤海湾盆地的汇入河流碎屑沉积中寻找理想的物源示踪指标,对理解和认识渤海湾盆地以及中国东部陆架海的物质扩散均具有重要意......
通过对江汉平原周老孔第四纪岩芯的22个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中的普通辉石进行实验分析,发现从钻孔深度104m开始向......
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是当今国际上研究大河演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周老镇钻孔中砂样Gsh6(86.76~88.58m)和Gsh10(126.22~128.42m)的......
泥盆纪是西准噶尔南部洋陆转换的关键时期,以往研究多从火山岩角度分析该区构造演化过程,对本区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砂砾岩沉积建造......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泥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源及古气候方面的指示意义,采用ICP-MS和ICP-AES对18个泥岩......
为示踪辽东凹陷LD29-1构造沙二段(E s 2)砂岩沉积,对LD29-1-1、LD29-1-1Sa及LD29-1-2等3口井的沙二段砂岩6个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
不同地质背景物质的Sr-Nd同位素组成往往差异巨大,同时Sr-Nd同位素组成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相对元素组分更难被改变,因此是物源示踪......
近几十年来,一方面,长江流域水库化效应加强,尤其是三峡工程的运行,引起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及河口三角洲的水沙格局的改变,并影响了......
通过对渤中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东营组的锆石形态特征分析,识别出岩浆成因和变质成因2类锆石,分别反映了母岩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的......
渤海湾盆地每年沉积大量的河流碎屑物质,但其中的砂级物质能否迁移扩散到胶东半岛海湾内一直不清楚。锆石和钾长石分别是河流沉积......
锶有4个稳定同位素:84Sr,86Sr,87Sr和88Sr。其中,87Sr由87Rb衰变产生,随着时间的演化87Sr单方向增长,不同来源物质87Sr/86Sr比值不......
为了示踪渤海南部垦利6-6构造东二下段、馆陶组砂岩沉积,对KL6-6-A井的东二下段、馆陶组2个砂岩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和......
为了示踪渤海东部蓬莱15-2构造东营组(E d 2)、馆陶组(N 1 g )砂岩沉积,对PL15-2-7及PL15-2-12d井的4个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示踪指标,是揭示岩溶地区红色风化壳物质来源的关键.粒度参数在古环境研究中被大家广泛采用,但是在风化壳物源示......
作为亚洲风尘源区的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Sr⁃Nd同位素组成已得到很好的研究,但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的松嫩沙地尚是空白,这......
盆-山动力学、地表过程及沉积物收支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源-汇"系统则是以沉积物路径系统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东海陆架EA1孔和EA5孔沉积物化学成分变化范围较大,与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相比,钻孔沉积物的Si、Al、Mg、Mn、Ti、P、Ba、Zr、Co、N......
渤海湾盆地碎屑物质的物源示踪研究,对于渤海湾盆地的自身演化,周缘造山带隆升和剥蚀过程,以及中国东部陆架海的物质扩散研究均具......
锶同位素作为物源示踪剂和计时器在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南海东部海域沉积物中非碳酸盐相物质由幔源型火山物质和陆源......
石英ESR信号示踪法作为一种新的物源示踪方法,已经被较好地应用于东亚地质历史时期风尘堆积物和现代沙尘沉降物的物源示踪研究中。......
近年来,“源-汇”研究已逐渐成为沉积学领域颇为关注的重要课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源-汇”系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分析总结了沉积体......
为示踪陆丰13东洼文昌组东北向长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物源,对研究区6口井11个砂岩岩屑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以......
“万里长江源何时”已考问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一个世纪,仍未有明确的答案。从云南石鼓至宜昌河段存在大量河流袭夺、掉向、下切等证......
本文采用LA-ICP-MS碎屑锆石原位微区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和下白垩统志丹群进行了砂岩碎屑锆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