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相关论文
目的 通过比较大黄素以及配伍泻心汤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前后在正常和抗生素致菌群紊乱大鼠中的药动学差异,揭示肠道菌群对......
根据异病同治思想,紧扣寒热错杂、气机失调之病机,应用泻心汤类方加减治疗白塞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类、过敏性紫癜和结节性红斑等风......
以泻心汤为基础的70首常用泻心汤类方群,是中医临床中的常用经典名方群。该类方主要治疗少阴阳明火证、寒热错杂痞证、上焦火热证等......
目的:通过观察导赤散合泻心汤加减治疗心火旺盛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为临床......
中医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其独到之处。根据中医的辨证分类,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几种中药方有:半夏泻心汤、理中丸以及逍遥丸等。现......
1 痞证的概念痞证,即指心下(胃脘部)痞满不舒,按之柔软不痛的一种自觉症状.《伤寒论》(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
经方救治血证举隅湖北省梨园医院(430077)王清华1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余某,男,38岁,工人,1989年12月15日入院。胃院疼痛1天,伴呕血1次。洗澡时自觉脘腹胀闷......
观察泻心汤对正常、四氧嘧啶 (AL X)致糖尿病 (DM)小鼠及地塞米松致胰岛素抵抗 (IR)、糖耐量减退 (IGT)、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表......
目的 :研究泻心汤中大黄的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在大鼠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胃大黄水煎液+黄芩苷+黄连总生物碱,大......
目的:观察大黄分别与甘草、炙甘草、黄连配伍后,以及在复方制剂泻心汤中大黄对大鼠的肝肾毒性,为临床合理应用大黄提供依据。方法 ......
目的: 结合现代医学对小儿湿疹的认识,针对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以清热利湿为基础,心脾同治为法,选用泻心汤合保和汤治疗小......
泻心汤为医圣张仲景名方,由大黄、黄连和黄芩三味药组成,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研究表明泻心汤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与其抗内毒......
目的: 观察泻心汤合胶七散联合埃索美拉唑钠治疗轻中度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阻塞,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病的范畴,目前中医药治疗大多采用......
泻心汤为记载于《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由大黄、黄连和黄芩三味药组成,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近代临床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
目的:优选泻心汤半仿生提取工艺;进一步验证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以大黄素、大黄酚、黄芩苷、盐酸小檗......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且与HP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多年来,笔者以自拟调胃泻心汤治疗此类慢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
[目的]观察泻心汤免煎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采用泻心......
古方泻心汤衍化至今已有多种剂型的制剂,如:三黄片、三黄胶囊、三黄散等,其中,片剂为当前最广泛应用于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剂型.......
目的:探讨对消化道溃疡患者应用归脾汤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该院收治的94例消化道溃疡患......
我院于1994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34例轻度或中度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用加味泻心汤与止血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生蒲黄汤合泻心汤加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DR患者86例为研究......
本文报道将肛管直肠内出血患者131例分两组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泻心汤加味,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5天。结果治疗组61例,......
目的:观察泻心汤有效组分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并对有效组分进行最佳配伍配比研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有效组分对巨噬细胞生长的......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0.5年.2治疗方法取大黄30g、黄连15g、黄芩15g,加水300......
目的:比较大黄-黄芩药对水煎液和3个极性提取部位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抗内毒素有效部位筛选。方法:采用试管凝胶法和动态浊度法分别测......
目的:观察《伤寒论》泻心汤类方辨治以“痞满胀痛”为主症的胆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以泻心汤类方为主辨证施治,配以西药利......
疑难杂证治验2则王冬青,王静芳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院(010010)交融心肾治唇风张某,男.17岁,学生,1994年12月8日就诊。下唇发作性肿疼痛2年余,曾多处就医不效。......
目的:通过分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痞证的治疗,为临床治疗痞证提供参考。方法:以赵开美本《伤寒论》和邓珍本《金匮要略》为底......
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性21例,占84%;女性4例,占16%.男女之比为5.2:1.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5岁;7例有慢性肝病史,B超证实肝弥漫......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上消化道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30例)及中医......
功能性胃肠病是近年来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负担。笔者通过临证观察和研究,采用经方泻心汤加减治疗......
五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中,"泻心"主要是指泻涤心下痞满不舒而言,"心下"基本是指胃脘部的胃和横结肠."痞"是满闷不舒的形容,与我们在......
目的介绍程方教授使用经典古方治疗咽喉病的经验。方法以苇茎汤、泻心汤为例结合病案,分析程方教授治疗咽喉病的经验。结果只要方......
目的:观察泻心汤有效组分结合蒽醌与总黄酮配伍(重量比为4∶3)对LPS诱导巨噬细胞NO合成以及对iNOS、CD14和TLR4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泻心汤中黄连碱、小檗碱、巴马汀、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方法,并探索配伍对各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泻心汤中大黄和黄芩配伍前后的活性成分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两药合煎液和单煎混合液的各峰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对两药合煎......
泻心汤载于<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止血化瘀之功.笔者近年来用于内科急症,发现其尚有降浊升清,醒神开......
泻心汤源自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黄连3味药组成,主治热盛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三焦实热等症,又名三黄泻心汤。......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辅以西药对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PCB)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胃中......
目的研究泻心汤不同配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泻心汤(XXD),单味黄芩(RS),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