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道相关论文
明初重构中央权力体制的过程中,三大府之一的御史台被重新改造。御史台中侍御史的地位及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废置,而察院的地位不断......
“古城村落”是指由古城发展演变而成的村落,它既没有经历较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城镇,也没有随着制度变革被遗弃成为遗址,而是依......
河南地区历来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区.唐代河南道土贡药材在全国占有很大比例,具有种类多、数量多、质量高的特点.对河南道土贡药材的......
职官的研究乃是政治制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在唐代政治制度研究中,对于地方职官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河南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繁荣.此时期的河南道以五世纪中期为界分为初期发展和繁荣两个发展过程,并在当......
著名的丝绸之路主干道研究者甚多,并且已基本上得到国内外学者和公众的认可,但丝绸之路的另一条主要线路——河南道,至今仍鲜为人知。......
一、(唐)张九龄等撰、李林甫等注<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条载:"河南道,古豫、兖、青、徐四州之境,今河南府、陕、汝、郑、汴......
柴瓷的產生承继了郑州古陶、商代原始青瓷、汉代绿釉瓷、唐代青白瓷的脉络。 柴瓷与汝瓷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 文献记载 ......
大约距今4000年,西羌成为羌中道沿线主要居民,来自西亚的小麦种植技术、铜器冶炼技术和昆仑山南北麓的玉料,经这一族群的传播,进入......
本文以中晚唐时期河南道为研究的地理范围,主要研究河南道中晚唐时期建制沿革、地理环境特点、户口盛衰变化、以及区域内部不同地......
武英殿四库馆分校徐如澍徐如澍(1752—1833),字郇南。号雨艽、春帆、静然,清朝贵州铜仁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四十年(1775)进士。后参......
河南道的地形极其有利于湖沼的形成,唐代是河南道湖沼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唐代河南道的湖沼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集中在汴河......
【正】"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2014年的第一天,在鹰城平顶山,河南道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创业......
唐代河南道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山东两省黄河故道以南,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为对唐代河南道各州府所产优质药材进行分析,从......
丝路沿线古城受自身条件与外界因素的多重影响,有城镇、遗址、村落三种发展演变模式。“古城村落”特指由古城发展演变而成的村落,......
陈良伟所著《丝绸之路河南道》提出吐谷浑地区交通地理呈西蜀、河南、柴达木、祁连山“四分道”格局。结合唐初藩属吐谷浑国城镇和......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代传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巴蜀佛教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一个支系,成都曾一度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之......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的七夕风俗千差万别,陇南西和等县的七夕风俗尤为独特。比较陇南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的塔穆兹祭风俗,不......
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1997年3月北京第6次印刷《旧唐书》卷八对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蝗灾地域的点校,颇值商榷。现将原文摘引如......
<正> 一、概論唐帝國不僅是中國封建社會內經濟繁榮和政治鼎盛的統一王朝之一,而且是在當日亞洲的諸部族和國家中處於領導地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