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相关论文
《千忠录》是李玉在清初撰写的历史剧,享有盛名,该剧讲述了明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致使建文帝乔装成僧侣逃亡的故......
明代北京鼎建,北京成为国家首都,南京作为陪都,这是明朝国家治理的一次重大决策,也是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大传承与调整......
旧时听书,《说唐》《说岳》《杨家将》,每每听到宋朝这一段打住,越听越憋闷,越听越不痛快。两汉、隋唐、宋元明清,自打秦始皇统一......
紫禁城建于明代永乐四年,直至永乐十八年才完成这项建筑,后来又经过明代以及清代后世皇帝的扩建、重建,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明代和清......
朱棣(1360-1424)作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其成长的经历、即位的经过以及即位后所实行的政策等都是值得学者去研究的对象。尤其是他成......
作者桩桩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从有幸编辑她的7部作品中代深深地感受到了,并一路被她的故事温暖着,感动着。记得在编《微雨红尘》的时候,......
评永乐帝的五次北征杨杭军帝王亲自领兵伐虏在历史上是不多的,特别是在国家稳定之后更为少见,历史上可以举出的不外乎是魏太武帝和清......
明初,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
永乐皇帝即位以后,在武当山地区大兴土木,不仅恢复了元代道观的旧貌,更新建大批道观。在兴建道观的同时,又将武当山地区的道士纳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永乐七年(1409)七月,漠北苍茫,溃散的鞑靼骑兵朝着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以南拼命逃窜。他们身后,一支由千余......
以前人们常提到明代的"仁宣之治",实则不确。仁宗只在位1年,算不上一个时代;宣宗在位10年,其相对太平也是永乐朝鼎盛的余绪。永乐......
明朝永乐三年(1405),满剌加遣使来华,表示"愿同中国属郡"。永乐帝答应为其国封山为一国之镇,实际上就是帮助其正式立国。从此以后,......
由于元代对江南地主采取笼络政策 ,江南地主得以保存和延续。元末张士诚政权继续执行元朝对江南地主的“宽疏”政策 ,得到江南地主......
永乐皇帝龙驭上宾消息传到朝鲜,引发一系列政治礼仪举措,从中可以生动展见明朝与朝鲜宗藩关系运行的方式尺度。朝鲜君臣谨慎依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