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夹装相关论文
本文针对版本鉴定中忽视装帧的倾向,以对清代皇家书籍所作的大量调查为依据,总结其在装帧方面的主要特色和风格,揭示并论证其在版......
《松赞干布遗训》为西藏博物馆藏一件15世纪梵夹装手抄本,入藏前曾遭水侵致整体板结为四沓。文章描述了这件板结藏经的装帧、纸张......
作为艺术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书装史研究文著大约有近百种之多,许多问题多有深入研究,可谓成就巨大。与此同时我们也从......
唐代出现的经折装是中国佛教典籍的正统装帧形式。它不仅吸收了梵夹装的造型特征,而且在内页形制上继承和发扬了卷轴装传统,逐步改......
<正> 1980年12月,江苏省江阴县夏港公社三元大队发现一座北宋墓,出土了一批文物。此基位于江阴县城西2公里的澄常公路以北、在1978......
本文主要阐述了藏族古籍文献三种不同装帧形式(简策,卷轴和梵夹装)的来源及装帧形式的特点。特别是梵夹装的来源及护经板、扉页画像等......
<正>人类最初创造包装的目的无疑是为了保护物品,也为了便于储存和携带,以后又发展为兼具装饰功能。宫廷中的物品包装与平民百姓使......
<正>《说文解字》中,对"书(書)"字的解释为:手执毛笔的姿态。由此可见,由人类书写记录,是书的第一意义,而承载它的材料则可有多种......
<正>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制的形成与演变,同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便于检阅、利于保护等诸方面因素紧密相关。例如,据考古学家......
<正>佛经艺术是佛教艺术研究中的一支,同时也是书籍装帧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民族融和的中华民族佛经艺术更是呈现出多样......
<正>公元前后,佛教逐渐传入中国。与此同时,纸张也逐渐替代竹木,成为中国书籍的主要载体。从公元148年安世高东来译经至唐末宋初,......
【正】 中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形成、流行与演变,是中国古代书籍史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但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探讨,还......
【正】 中国书史中,有待发掘、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很多,而书籍各种装帧形式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一九八六......
梵夹装是古印度的佛教经典所采用的一种装帧形制。是中国古代纸本书籍唯一借鉴的外国书籍装帧形制。梵夹装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承......
传世写本图书以故宫博物院收藏最为宏富,而且大多渊源有自、流传有绪。如唐代吴彩鸾写本《刊谬补缺切韵》,早在宋代便入内府,经清......
故宫藏明代嘉兴楞严寺方册本《大藏经》,简称《嘉兴藏))或《径山藏》,又称《万历藏》。它始刻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终于清康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