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头画相关论文
虎年到了,我们说说与虎有关的诗歌和对联。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写了很多关于虎的诗歌,很有特色,其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时至今日,有......
明知故事要在伤感中结束,于是加倍地感受到与雪人在一起时的快乐,加倍地珍惜,加倍地感慨……这就是虚构的情感体验最令人着迷之处:即便......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下,沈阳故宫博物馆从社会相继征集了大量的文物,这些珍贵文化遗存得以永久的保留下去,这也......
自清代康熙年间高其佩创立指头画派300多年来,承袭发展,世代传衍,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卓有成就和具奉献精神的手指画家,人才辈出,各......
拜观由辽宁省博物馆主办的“指头生活三百年——高其佩与指头画派”展览,获得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高其佩在中国......
在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绘画流派的形成,会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状况、文化氛围和地域背景等等。但决定......
罗聘的绘画值得世人称道,其传世的指画却很少有人研究。罗聘的指画并非偶尔为之,从其中题跋也可见其指画技法是甲、指、拳、掌并用......
着装整齐的医疗队出征,交警和护士排查过往车辆,"村村响"广播员向全村广播……在四川峨眉山市图书馆里,一幅幅战"疫"主题的画作格......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包括艺术在内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同汉族艺术一样,我国少数......
【正】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艺术特色绮丽多姿,历史源远流长。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画家们博览广取,标新......
近几年来,笔者偶尔尝试了一些指画创作,结果这批习作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意见,可谓有褒有贬。其中,有几位关系相当要好的朋友......
<正>画谱,是中国特有的著作形式,历史上有两种:一种以文字系统记录收藏,如《宣和画谱》;另一种以图说谱系传授画法,如李衍《竹谱》......
傅山指画和高其佩指画的"尚奇"画风打破了中国画因循守旧、一味师古的正统。两位画家出自不同时期,却不约而同选择指画作为展现"奇"的......
高其佩(1660—1734年),字韦之,号且园,别号且道人、山海关外人、创匠等。高其佩是高天爵第五子,在族兄弟中,排行第七,故有"高七郎"之称......
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是我国民族史上特殊、复杂的现象。对历史上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的民族归属问题,向有争议,有的认为是满族,有的......
<正>1999年10月,我再次访问法国,在巴黎友人吕高先生寓所,观看他本人创作的书画作品,颇出新意,嘱我为其书画册撰序,于是在旅途中,......
<正>潘天寿的指墨画(又称指头画),是其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随着潘天寿走过了辉煌的艺术人生。1971年,刚进9月,潘天寿的......
<正>1915年10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1921年六岁时进入县里一家私塾馆读书。1923年八岁时进入县立城南小学读书。1932年十七岁......
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安康县政协副主席李振滋先生联系当地各方人士和收藏家谢裕枋、祝凯、杨瑞周、顾元伯、宋云石等人将所藏书画......
狗是人很重要的伙伴,清代医学著作《活兽慈舟》说:“犬能防闲守户,有益于人,百步之外可闻其声,万千之中能识其主人,为人间最贵之生......
<正> 指墨画在它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以清初高其佩和现代潘天寿最为优秀,特别是潘天寿,以他那博大奇崛的中国画艺术创造造就了指墨......
<正>清代画家傅雯,字紫来,号香嶙。奉天广宁(今辽宁北镇)人,生卒不详。善指墨,师高其佩。乾隆八年(1743)至十一年(1746)曾供奉内廷......
期刊
近代以来,笔墨日渐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核心标识,20世纪的三次笔墨论争,一次强过一次地凸显出了它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对此可以“冲......
潘天寿(1897-1971年)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早年署阿寿,懒道人,心阿兰若住持等别号。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
万物生于五指间──载入清史的著名的指头画家高其佩巩文德妙笔生花一词,常常被用来赞美画家们高超的技艺、卓绝的运笔。但在中国近......
<正>97.杨文骢《山水图卷》(纸,墨)津2-058己卯(崇祯十二年,1639年,44岁)春日,范我词兄上款。枯笔。近垢道人。明末画中九友中之杨......
手指画是中国画的旁枝或流派,也是一个独特的画种。我自从喜爱上她之后,已有二十年了。今以“奇葩异趣指墨情”为题,从以下几方面向大......
【正】 战国帛画我国古代绘在丝织物(帛)上的图画,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两件:一件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内,纵29、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