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庇时相关论文
19世纪上半叶是中英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的时期,英国不断尝试打破中国的朝贡体制,建立西方式的基于主权国家的外交关系,并于1840年发......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一、引言《汉籍外译史》由马祖毅先生和任荣珍女士历时五年,不辞艰辛广集素材,“求教于方家,问道......
本文借助大量德文资料详细、具体地梳理了《红楼梦》在19世纪德国翻译、介绍、接受和批评的历史,有针对性地对每个时期的重要学者......
《源氏物语》比《红楼梦》问世早八百余年,两者各为中日古典经典文学作品。两者向西方国家传播的时间、路径、译者、翻译手段等若......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1822年以李渔作品《十二楼》中的《三与楼》《夺锦楼》与《合影楼》为原本翻译的《中国小说集》是其代表性译......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让古典文学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赖于作品翻译的水准,更离不开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于1815年最早将《三与楼》译为英文。1822年,他在初译的基础上重译该小说。与初译本相比,重译本在遣词造句及篇......
<正> 英国著名汉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英文化交流的早期学者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旧译德俾士......
《汉文诗解》是英国汉学史上第一部尝试着全面系统地译介中国古典诗歌的专著,在欧洲流传甚广,影响颇大,堪称西方中国诗学研究的奠......
1830年出现了德庇时英译的《红楼梦》第三回中的《西江月》二词,这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红楼梦》诗词英译文。通过对这两首词......
第二任香港总督德庇时,是19世纪第一位向英语世界系统介绍中国诗词、小说和戏曲的英国汉学家。作为外交家和政治家的他声名狼藉,颇......
【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曾引起中外学术界的长期争议,并且众说纷纭.本文希望以“广州体系”为主线,通过对历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
<正>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诗歌的彼此交流和影响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如西方诗歌给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兴起的新诗以巨大影响,......
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但因缺乏受众意识,中国文......
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1795—1890)是英国驻香港第二任总督,自幼学习中文,深爱中国文化,是位中国通。他在中国文学方面造诣颇......
<正>"反入城斗争"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签订后遭受的惨痛失败,是广州民众用自己的力量坚决抵抗英国人入城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反......
【正】 近三十年来,先后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述和有关的年表、辞书等,凡提到鸦片战争后广州群众“反河南租地”斗争的,都肯定事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