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相关论文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前往杭州上任,担任通判一职。虽然任职人间天堂的杭州,但苏轼却不喜欢上班,因为州衙的屋宇已经是危房了。 杭州......
李开周 宋朝佛教昌盛,有名气的和尚不少。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是北宋的佛印禅师,那是苏东坡的好朋友,江湖上至今流传着苏东坡跟佛印斗......
身为地方官的苏轼“再三奏请”朝廷修缮已成为危房的杭州官邸,并不幸遭遇史上最严苛的“官邸制”,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元祐四年(10......
宋代形式上继承了唐代度牒制度,不过宋初之际,度牒的发行还极为有限,北宋中期以后,随着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度牒的发行日趋增加。但......
清朝为了加强中央和蒙藏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对驻京喇嘛的管理,清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详细的管理制度。制定了驻京喇嘛的册印、札付、......
度牒是由国家颁发,持有者可凭借它出家的剃度批准书,它还是持有者合法身份的证明。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度牒管理制度,自康熙年间实行......
中国封建时代僧道公度出家,由政府发给的凭证称度牒。度牒实际上是一纸身份证明,是封建国家对佛、道教发展的一种限制措施。度碟大约......
摘 要:乾隆朝曾对汉传佛教僧尼采取严治政策,不仅大力推行度牒制度,而且对不法僧尼严惩不贷。乾隆朝汉传佛教僧尼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
元朝度僧,主要有试经度僧、特恩度僧、保举度僧、鬻牒度僧等形式。度牒质料为羊皮,僧尼世祖时统计为21万余人。元朝度僧,形式齐全,经历......
本文首先论证了法藏敦煌文书P.3952、P.4072(3)为同组文书,并对其中可确证为佛教度牒相关文书的P.3952进行了复原,继而考证探讨了这两件文......
政教关系是中国宗教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佛教史的内容,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梳理了围绕着佛教僧团制度建设与组织发展的有关问题,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为了使宗教有利于自身的统治,清代统治者注重用法律来管理宗教,制定了调整佛教和道教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行政法律制度和刑事......
本文从佛教义学盛衰、度牒制度的存废、佛教丛林宗法制度的兴盛、太平天国的毁寺运动以及庙产兴学风潮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佛教的衰微......
《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僧、道录司》中记载的一段话,叙述了洪武二十四年清理佛、道二教的法令制度,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这......
清入关前即已实行度牒制度,康熙初限制寺观及僧道数量,雍正时期,放松对僧道管理,度牒失去效力。乾隆初恢复度牒制度,乾隆三十九年,正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