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朴相关论文
《养生主》属《庄子》内篇,其中有个众所周知且又脍炙人口的故事,叫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
互联网 中国=三。 当前的中国,正在兴起“互联网 ”热。互联网 制造、互联网 政务……互联网加遍了一切传统。最大的互联网 ,恐非......
话说我泱泱华夏,自古道德先进;美如乳酪;文明灿烂,艳若桃花。下流遗泽子孙,横逸造福人类。大禹是条虫,黄帝是浑蛋?不肖子孙顾颉刚、庞朴......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今天,语文教育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大旗,用全新的现代人文精神塑造出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
本期重点刊发的是杜克大学富库商学院Arie Y.Lewin教授专访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的专栏,这两位杰出的管理学者都非......
庞朴先生在他的《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
“荀子三段式”是庞朴“一分为三”说的重要一环,然而却备受学术史冷落。“以A求A”“以B求A”“A的自我回归”分别为其下、中、上......
通过对庞朴先生50多年来关于辩证法这一主题诸多研究成果的梳理,大致勾勒出他的“一分为三”思想从初始萌发到基本形成,再到逐步完善......
<正>《北京日报》2007年3月5日理论版摘编了《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康香阁副主编采写的《著名哲学思想家庞朴先生访谈录》一......
谦和君子,大家风度,这是先生留给人们的印象;孜孜不倦,治学严谨,这是每个与先生有过学术交流的人对他的评价。当代著名哲学家、儒学泰斗......
中庸之道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思想要义.庞朴先生所建构的"中庸"视野下的儒家辩证法体系是中庸之道现代诠释的经典范例.本文从经典解释......
庞朴,字若木,原名声禄,1928年10月生于江苏淮阴,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先后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杂志主编、......
1989年《梁漱溟全集》开始出版,1993年得以全部出齐。这是中国文化史、儒学史上的大事,其意义必将愈来愈受到重视。组织此项工作的,是......
2001年4月6日至8日,'严范孙、张伯苓学术论坛--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01年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
作为一个文化守望者,庞朴先生对传统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在庞朴先生看来,西方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中国辩证法是一分为三的。"一分为......
当代著名学者庞朴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是阐发了中华文化密码“三”,提出了“一分为三”说。他对“一分为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于......
<正>由"录士"到学者1928年10月,庞朴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一个普通家庭。1939年,日本人打到庞朴的家乡,办了"新民小学",要他们去读。......
庞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哲学思想家、义化史学家,其研究领域既广泛深刻,又独辟蹊径。2005年8月27日下午,笔者就山东人学儒学研......
庞朴发现“三”是中国文化的密码,并追溯其源头和阐释其涵义;他运用密码“三”开中国文化宝库之锁,提出“三”即“尚中”,“尚中”......
中庸之道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思想要义。庞朴先生所建构的“中庸”视野下的儒家辩证法体系是中庸之道现代诠释的经典范例。本文从经典......
作为一个文化守望者,庞朴先生对传统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在庞朴先生看来,西方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中国辩证法是一分为三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