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修人相关论文
应修人的革命业绩,应修人等人创办上海通信图书馆的缘起、发展以及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影响一代青年走向革命。上海通信图书馆标志着......
期刊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湖畔诗社诸诗人历来都被认为“一点也没有与旧诗发生过关系。”这一论断数十年来几被视为定论,其实并不准......
作为上海通信图书馆的创办人,应修人的图书馆思想与实践涵盖组织青年互助读书活动、实行图书通信借还和编制《S.T.T.图书分类法》......
【正】 一提起“湖畔”派,人们也许以为是指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华滋华斯、柯勒律支,骚塞等“湖畔”派诗人,或以为是与他们......
湖畔诗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中国新诗社”后成立的第二个新诗团体,由四个志趣相近、性情相契的年轻人发起组成,他们才20岁左右,分......
<正> 十月革命的曙光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烈火,使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迅速觉醒。他们怀着追求光明的理想和反抗黑暗现实......
作为“湖畔”诗社发起人之一的应修人,他创作的诗篇数量虽不多,但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留下的清新淡淡之味却永值得后人留恋。这种清淡,不......
<正>1934年美国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aacs)编选了一部英文版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就是著名的《草鞋脚》(Straw Sandals:Chinese S......
<正> 一 中国新诗是新时代的产物。 中国新诗是为了适应中国现代的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伟大变化的文学样式。 不......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湖畔诗歌《春的歌集》,以其绚烂多彩的美丽画卷让人伫立观赏惊叹。湖畔诗人通过对湖光水色的描绘,展现了五四青年......
<正>湖畔诗社于1922年4月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它的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1924年冬,谢旦如、魏金枝、楼适夷也参......
<正> 我国是一个"诗国".从《诗经》算起,已有大约三千年左右悠久的诗歌传统.但是,打破旧诗的桎梏以白话为标志的新体诗歌,只有六十......
<正> 湖畔诗社于1922年4月在杭州成立,出版了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人的诗歌台集《湖畔》(“湖畔诗集”第一集)。1922......
<正> 1922年湖畔诗社成立后,相继出版了《湖畔》、《蕙的风》、《春的歌集》等诗集,在当时的文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报刊发表了不......
《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载文详细介绍了五四诗人康白情矛盾而复杂的一生,唤起人们重新记起这位曾经名噪一时的“五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