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叶兜兰相关论文
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Lindl. ex Hook. f.)Stein)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了研究中国西南地区......
一株小山荷叶从土里钻出来,他有着荷叶一样圆圆的叶子,只是没有荷叶那样美丽。 他好奇地探出头,东瞧瞧,西看看。哦,原来,自己出生在一......
红蜘蛛多发生在光线强、干燥和温度高的地方。繁殖快,每年可繁殖14-18代,为害严重,被害株叶片枯黄或产生坏死斑块,完全失去观赏价......
以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组培苗为外植体,研究5种培养基对带叶兜兰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设计6种基质处理,以筛选组培......
摘要:【目的】探讨适宜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离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为规模化生产带叶兜兰组培苗提供技术支持。【方......
【目的】鉴定和筛选带叶兜兰根段的菌根真菌,为其种群恢复和其他种类野生兜兰的保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广西带叶兜兰根段......
采用克隆文库技术对带叶兜兰根内真菌的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分析,共得到有效序列952589条,共产生1028个OTUs,共涉及6个......
上世纪80年代流行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兰花草》,其歌词改编自现代新诗运动领袖胡适的晚年诗作《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摘要:为初步建立带叶兜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对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成熟种子进行无菌萌发、原球茎分化及根诱导......
[目的]确定带叶兜兰的SRAP反应体系。[方法]以带叶兜兰嫩叶提取的DNA为材料,对带叶兜兰SRAP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成分dNTPs、Mg2+、raq酶......
以云南、广西、贵州的5个带叶兜兰主要野生居群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表型分化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
为了解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n)菌根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奠定优良菌株的筛选的基础,本研究以野生带叶兜兰为材料,对菌......
了解带叶兜兰菌根真菌的群落组成,为优良菌株的筛选奠定基础,对采自广西乐业县的野生带叶兜兰进行了菌根真菌分离,通过根段直接培......
6月13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赴贵州省荔波县茂兰镇开展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和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e)......
为获得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种子萌发的共生真菌,采用原地共生萌发技术获得了2株自然萌发的小幼苗,并分离和筛选......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约700属2000种,广布于全球,但主要产热带地区。中国有166属,1019种,南北均产之,大部分供观赏,少数如石斛、天麻......
在我国西南边陲百色市靖西县与越南北部高平省重庆县交界处,有一片热带季节性喀斯特雨林。这里生活着曾一度被认为在我国已绝迹50多......
<正> 带叶兜兰(Pahiopedilum hirsutissimum(Lindl.)Pfitzer),叶基生,长20—25厘米,宽约2—3厘米,无毛。花茎绿色被深紫色毛,长约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