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鲵科相关论文
在比较和研究Pseudohynobius已知3物种P.flavomaculatus、P.shuichengensis、P.kuankuoshuiensis后,确定贵州省贵定县产拟小鲵为新......
小鲵科属于蝾螈目,是亚洲的特有科,多年来,有关该类动物的研究,由于某些种的鉴别特征难以掌握,有的仅以浸制标本的特征作为鉴别依......
有尾两栖类是现存最低等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地球上由水生转向陆生较原始的现存动物.它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着重要科研价值.小鲵科是......
对采自湖南花垣的一种小鲵活体样本进行了形态学和性腺组织学研究.样本与小鲵属的其他种相比,尾长与头体长的比例相近,肋沟11条,掌......
对采自我国河南省商城的一种小鲵标本进行了研究,认为与我国产小鲵科已知属、种及日本产小鲵属相近种均不相同,被确定为新种,即豫......
对2003年2月、2005年11月采自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种小鲵进行了研究,认为其特征与现有的小鲵都不相同,确定为中国两栖纲......
在比较和研究拟小鲵属已知物种黄斑拟小鲵、水城拟小鲵后,确定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所产拟小鲵为1新种,即宽阔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
小鲵科是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我国作为小鲵科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域,多样的生境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对小鲵科中国特有属(原鲵属......
①繁多的种类 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与小鲵科或蝾螈属血缘相近。蛙在生物学上被分为14个科,约6000种。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
利用寡核苷酸探针LZF-1对小鲵科三个不同属12个标本和一个东方蝾螈标本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同时结合它们的形态性状从分子水平......
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龙洞山溪鲵(Batrachuperus longdong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探讨山溪鲵属以及小鲵科物种精......
报道了采自河南省内乡县的一种小鲵科标本,经形态学鉴定以及DNA序列比对,确定为秦巴拟小鲵(Pseudohynobius tsinpaensis)。内乡是该物......
在比较和研究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已知二物种后,确定贵州省水城县石龙乡产拟小鲵为一新种,即水城拟小鲵(Pseudohynobius shuiche......
小鲵科为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是现生有尾目10科中第三大科。中国是小鲵科动物属、种分布的主要区域,且研究其分类历史较久,学......
商城肥鲵为我国特有的小鲵科动物,但由于其被发现时间较短,种群数量少和分布区狭窄,故很少被世人了解。因此对商城肥鲵的分类历史、形......
线粒体上CO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5’端的648 bp片段是动物条形码的标准标记。然而,在两栖动物中COI基因却有较高的变异性......
本文首次报道了挂榜山小鲵Hynobius guabangshanensis的核型。其2n=56,分为4组,其中9对大型染色体,4对双臂中型染色体,5对双臂小型染色......
形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生物形式的学科。形态学研究不仅可了解物种形态结构特征,明确不同物种之间形态特征的异同;而且通过研究比较不......
在比较和研究小鲵属Hynobius物种后 ,确定湖南省祁阳县产小鲵为一新种 ,即挂榜山小鲵Hynobiusguabangshanensissp .nov .。新种与......
小鲵科(Hynobiidae)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是现存陆生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一个类群,它们在科学研究、经济应用和文化娱乐等方面都具......
2012年8月,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采集到小鲵科山溪鲵属标本2尾,经形态鉴定并和山溪鲵属近缘种进行线粒体Cyt b及COⅠ基因......
2004—2006年对挂榜山小鲵(Hynobius guabangshanensi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挂榜山小鲵繁殖期为每年的11月中旬至......
小鲵属隶属有尾目小鲵科,是小鲵科中的第一大属。由于该属物种繁多,分布较广,分类中存在分歧,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分类观点。对中国小......
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为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其种群数量稀少,仅分布于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 300 m的沼泽区域和浙......
利用Mobyle在线工具的CUSP程序以及CodonW、Cluster3.0软件对NCBI数据库中16种小鲵科动物的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密码子......
对有尾两栖类小鲵科Hynobiidae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巴鲵属Liua、小鲵属Hynobius分类研究中的同物异名 ,以及属称的订正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