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槽相关论文
为了提高海南季风槽暴雨预报水平,深入了解南海季风槽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强降水形成的影响,提高海南季风槽暴雨预报水平,利用NCEP再分......
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特征、地形影响等方面对2109号台风“卢碧”造成莆田市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
根据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热带气旋(TC)数据(1979-2010年)、NCEP/NCAR再分析风场及高度场格点资料,本文从气候学角度研究了近32年......
双热带气旋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受双涡大小、强度、距离以及环境场的影响,在不同个例之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也会使得热带气旋的强度......
西北太平洋地区常有热带气旋群发(MTCs)现象发生。当多个台风共存时,由于“藤原效应”会影响其路径、强度的变化,导致较大的预报误差......
本文根据1976—1983年12-3月的卫星云图,对生成于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的十余次热带风暴过程做了研究。发现于奔塔利亚湾台风的形......
本文利用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主要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气候学特征及其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夏季......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逐日、每6小时的气象要素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49年来最晚登陆我国的0428和7427两个冬季热带气旋个例的结......
本文分析了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10-20天准双周振荡(QBWO)特征,通过对大气准双周振荡不同位相的划分(A-D),研究了QBWO对南海-西北太平......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粤东2008年7月8日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副热带高压东退到我国东部沿海,脊线北跳到30°N,......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1°×1°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对广西防城港市一次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诊......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4次/d的1°×1°FNL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向上长波辐射通量等资料,分析热带风暴“浪卡”造成广东......
利用1965—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同期的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在讨论大气热源的气候特征基础上,用整层积分的大气热源定义了一个......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提出确定副高双脊线过程的定量指标,之后重点诊断研究1962年“二度梅”期间的双脊线过程。结果表明:1962......
季风马槽 MT 是为在西方的诺思太平洋 WNP 上的热带气旋 TC 形成有利的大规模模式之一。这研究由在 MayOctober 期间为 TC 活动把 ......
2011年6月28—30日广东南部沿海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连续强降水过程,其中29日强降水发生在季风涌背景下。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
根据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热带气旋的数据(1979—2010年)以及NCEP/NCAR再分析风场和高度场的资料,从气候学角度分析了近32年夏季西北......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图以及其它物理量等,对2012年6月21至23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次暴雨过......
应用1979—2005年的台风资料和NCEP/DOE AMIP-Ⅱ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生成于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中的热带气旋(MTTC)活动特征及季风......
2017年7月1日至7月13日阿里地区大部分地方连续出现小雨天气,7月14日至7月31日大部分地方连续出现小到中雨天气,尤其东部改则、措......
用全球五格子降水的二数据集并且全球 850 hPa geopotential 高度在 1979-2007 期间,这研究在五规模上识别了全球季风马槽和行动(AC......
2009年06号台风“莫拉菲”是今年第一个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对玉林造成重大灾害影响。大气环流场中西伸的副高和季风槽共同影响着台......
本文利用1958~1997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全球各经度不同层次上越赤道气流(CEF)的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东半球季风区夏季的......
根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STI),以及定义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群发标准,分析了......
利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TC)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分析了2010年西北太平洋(WNP)及南海(SCS)热带气......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生......
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集Ⅱ,诊断分析了气候平均场上6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过程,借助一个两层半大气模式,从动力学上初步揭......
利用NCEP 1°×1°分析资料、TMI海温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对季风槽中南海台风榴莲(2001)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大尺度......
利用热带气旋预警资料(WX-TROPL),统计了2000—200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的频数和时空分布,发现2000—2008年西北太平洋共生成热带......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TBB及台站降水资料,对201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强对流活动由......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受东风气流、季风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有很大......
基于中国气象局"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资料,利用1979-2018年热带气旋生成......
本文回顾和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西太平洋暖池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文中首先简单回顾了......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及候平均要素等资料,从前期天气背景、大气环流演变及产生强降水的动力、热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分析了0604号强......
本文对1949—2005年江淮梅雨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关系及原因进行研究,指出梅雨降水量与全年、台风季的台风频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分别......
对2006年5月21日到5月24日台山市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从500hPa、850hPa及地面三层形势的演变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探讨了此次......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提供的每日4次1°×1°FNL全球再分析资料以及向上长波辐射通量等资料对1011号台风“凡亚比”的环流结......
对2011年7月中旬雷州半岛连续性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地区从地面到高空均有有利于强......
通过对2015年8月28日~9月2日广西东南地区强降雨过程分析,发现此次过程西南低涡生成发展的有利因素是对流层高层分流区的辐散作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选取2007年和2009年发生的4个季风低压个例,利用FNL资料和CMORPH卫星反演的降水资料,采用多尺度环流分析法,对西北太平洋季风环流......
总结和综述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关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异及其对热带气旋和台风(TCs)生......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理的1949--2007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49—1975年、1976—1987年、1988--2007年这三个时段7—10......
本文主要综述和回顾了近年来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关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TCs)活动的气候学研究进展及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文中......
本文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理的1949-2007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对1949-1975年、1976-1987年、1988-2007年这三个时段7-10......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s)是影响我国的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ENSO与TCs活动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从......
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特征及其季风槽结构对台风生成的影响。当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增强并向东扩展使季风加强时,西北太平洋的风速......
热带气旋是地球上最强烈的自然灾害之一,因此热带气旋一直大气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常常有群发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