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58~1997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全球各经度不同层次上越赤道气流(CEF)的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东半球季风区夏季的越赤道气流。确定了东半球季风区对流层高低层各支越赤道气流通道的位置,并探讨了越赤道气流与我国夏季降水和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季风区夏季的几支越赤道气流具有不同的年际变率、周期以及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夏季季风区对流层低层的5支越赤道气流的强度与我国夏季降水呈不同的相关型。越赤道气流的强弱与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频数存在密切的关系。多热带气旋年,位于90°E附近的孟加拉湾越赤道气流显著增强,而位于150°E附近的新几内亚越赤道气流异常偏弱;在赤道附近存在一个异常的反气旋性环流,赤道缓冲带较强,有利于赤道高压的活跃,季风槽被推向较高纬度,从而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这些现象又与东太平洋海温的明显偏低(La Ni(?)a)和沃克环流的加强密切相关。少热带气旋年则与以上的环流形势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