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鼐相关论文
内容摘要:《帝国突围:摇晃中的光绪二十四年》是余音在2019年出版的学术专著。该书考据精深、观点独到,对戊戌变法史的研究具有理论贡......
京师大学堂的创建,是1898年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当年政治变革的起点,也是现代中国的开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简单事件,却......
孙家鼐总结和吸收前人及同时代中外人士有关中西学思想的经验,较早地提出和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的政治、教育和......
孙家鼐是晚清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京师大学堂的“首办人”,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系统地见于他在创办京师大学堂时所上的奏折《议复开......
清末时期的教育家孙家鼐提倡的"中国要强大,民族要昌盛,必须大力开办学校"的主张,并且支持维新变法运动"广泛地征求民众的建议和意......
孙家鼐,咸丰九年未已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北学政,礼部、吏部、工部、刑部、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光绪四年孙家鼐任光绪帝......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展览展示空间,虽然计锌机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动态的功能,减少了展览展示空问需求......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使西方先进的技术得以引进到近代中国。戊戌年间,康梁派也标榜"中体西用",但是已然成为一句遮人耳目......
通过对《清代朱卷集成》中大量的科举家族的婚姻研究得知,清代汉族科举家族间的联姻,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以孙家鼐家族为例,可......
晚清重臣、开明政治家、著名教育家孙家鼐在戊戌变法中埋头苦干,实心任事,在创建、保护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功勋卓著,对中国教育的......
京师大学堂始建于1898年。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直接而优先的产物,并且又是戊戌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产物。孙家鼐对开办京师大......
<正>在晚清五位帝王中,光绪帝是最有改革思想的一位。他于1875年登基,1889年亲政,囿于多种因素,他的变革主张未及实施,即于1908年......
甲午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危机,朝野上下谋求自强之道。京都官书局被视为政治危机的知识应对,是变革的重要尝试。从最初的强学会、......
清末,天津南段巡警总办段芝贵以12000两银子买得歌妓杨翠喜献与贝子载振,并将10万两银子送于载振的父亲庆亲王奕匡力作为寿礼,而......
戊戌维新时的士大夫认为,救国之本在于彻底改学,也就是说,彻底改变学问的系统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如梁启超所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
<正>概述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产物,历史源远流长,自秦汉迄明清乃至近代,一直延续、继承、发展,至今仍广泛流传。历史上官......
【正】 孙家鼐(1827——1909年),字燮臣,安徽寿卅人。1859年(咸丰九年)中状元,授修撰职。1878年(光绪四年)起,与翁同和一起,成为光......
【正】 贵刊1982年刊登邬国义同志《孙家鼐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章,说孙家鼐于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在《议复开办京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