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画相关论文
【摘要】自明朝起,西方传教士千里迢迢来到中土,先抵澳门途经富足繁荣的南昌、南京,最后辗转进入皇城北京,希望取得皇帝的传教特许。虽......
大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藏有19世纪初绘有39出戏曲演出场景的外销画46幅.其中《回书见父》一画所绘戏剧,符合富春堂本《白兔记》剧......
中国美术馆藏三件早期油画肖像作品《仕女肖像(蓝衣)》《仕女肖像(橙衣)》《清装老妇人像》,其中《仕女肖像(蓝衣)》的母本是香港......
水彩艺术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一开始服务于传教士的宗教绘画到后来的对外贸易中的外销画,经过无数画家的摸索与探寻,在中......
中西方文化交流由来已久,15至16世纪之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的中国瓷器、茶叶、丝绸等输入欧洲。同时,以外销画为代表的文化艺......
<正>中国外销画(China Export Painting)虽然只是晚清外销商品之一,但它们不仅是"中国通商口岸的珍贵图录",更是"欧美人士藉以了解......
1700-1840年,中英贸易逐渐发展,国外对国内手工艺品的需求增加,社会、经济、贸易的强烈需求促使西方商人通过广州十三行大量订购外......
西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它的自身价值,不仅在于对西方绘画技法的引入,也不仅在于记录反应了当时的生活环境,而更重要的是它是作为一个纽......
啉呱的画坊在广州的同文街上.这是一间典型的中国式画坊.左右明窗,花影摇曳,内悬“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的屏轴,几案椅......
18-19世纪广州是中外交流最重要的口岸城市,许多西方画家在此活动并以其为活动中心。来粤的欧洲画家记录中国的图画作品成为当时中......
作为清朝中晚期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南方通商口岸的外销艺术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史学意义.而市井题材的外销画是外销......
18世纪中叶,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外销画作为一种采用西方画技展现中国社会各场域的纪实性绘画形式应时而生,这种全景式的图像资......
清代广东竹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制器脉络,而且也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木质家具相......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1925-1926年留学北京期间,曾向他任职的东北大学申请经费,制作了包含八部分共117图的《北京风俗图谱》。文章考察......
18世纪中叶,出现了一批画风迥异的纪实性外销画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受西方绘画技法的影响,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具有中西......
<正>音乐图像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近些年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不断深入,18至19世世纪的广州外销画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对画像行业造成冲击,一些画师改业从事照相馆人像拍摄,把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法则运用到人像摄影中,从当时留存至今......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收藏有一套绘于1870—1890年间的广州外销画《制丝图》。《制丝图》沿承南宋以降的历代《蚕织图》风格,又......
外销画是清代中期在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广州产生的,兼具商业性质及文化特色。作为历史图像也是社会场景的记录载体,其中的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近日翻阅一本名为《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的画册,由黄时鉴、沙进两位先生编著,该书选材新颖,资料内容丰富,选用美国马萨诸......
钱纳利(George Chinnery 1774——1852)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所难以避开的一个人物,他对近现代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及渐进起到的作用不......
清代外销艺术品,包括外销瓷、外销画、绣品、家具、象牙制品、银器等,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融入了符合西方人审美的因素,是这......
十三行外销画在中国油画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特殊的艺术贡献和历史意义都应引起人的深思,其价值也有待深掘。从当时十三行油......
<正>现存的中西文献记载,中国油画初始于明朝,欧洲传教士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传播宗教的同时,也把油画传入了中国。至清朝,油画形成......
<正>二○一四年冬天,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yal Ontario Museum,下文简称ROM)库房里偶然发现了近两百件(套)外销蓪纸水彩画......
自20世纪中叶外销画作为中国外销艺术的一员,成为独立研究对象起,至今已有约70年的研究史。现有成果中,有的以外销画本身为研究对......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体系"中一个反映"经济(剥削)全球化"案例,大芬油画村成为当代"反全球化"的社会人类学和文化批评研究的一个"田野调......
<正>"金山珠海,天子南库",是声名在外的广州十三行曾享有的美誉。繁荣的海上贸易,不仅为珠江北岸的这片区域带来了异国珍宝和无尽......
清代佛山铁锅曾是佛山冶铸行业的拳头产品,以家用铁锅为例,因其制作精良、壁薄体轻、表面光洁而深受百姓喜爱,也是当时佛山对外销......
<正>位于我国东南一隅(yú)的广州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大城市,而它的对外贸易活动可以追溯(sù)到秦汉时期,随着古代海上丝......
18世纪到20世纪初,在清代唯一对外通商口岸的广州产生了一批兼具文化特色及商业性质的外销画。本文通过探寻在广州口岸这个场域中,......
<正>19世纪初,英国出版商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出版了由梅森少校(George Henry Mason)编著、具有中国情调的画册——《中国......
深圳大芬油画村外销画被视为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这种"文化现象"的内在构成和生存机缘值得探究。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试图厘清深......
珠江,通称为省河,1825年2月21日呈现出与20年后大不相同的现象。其时河面上挤满本地船只,包括那些现在差不多完全绝迹的沿海航行的中......
水彩画兴起并初步形成于15世纪末的欧洲,在17—18世纪英国艺术家们的努力下成为独立画种。中国的水彩画艺术由西方国家传入,在传教......
<正>我们也许会奢望《耕织图》由一位洗脚上田的农民画出,但一直都没有成为可能。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已没人再愿做这个事,似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