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侍郎相关论文
《元和姓纂》卷三“奚氏”條:“【廣陵】奚涓之後。唐滁州刺史奚凌澤,生千柏。柏生陟,吏部侍郎。”(《元和姓幕(附四校記)》,北京,......
“玛瑙”一词源自佛经,是古代的七宝之一,是长寿之石,史称“琼玉”、“赤玉”。我国使用玛瑙的历史悠久,这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拾......
曾国藩(1811-1872)系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
“唐宋八大家”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家,他们还有另一重身份:都是官员——韩愈做过吏部侍郎,柳宗元当过刺史,王安石做过宰相,欧阳修、苏辙......
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明崇祯十五年(1642)六月二十六日辰时出生于镇江。其父张九徵,字湘晓,清顺治二年(1645)江南解元,顺治九年进士。他熟......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二子部小说家类三"张读《宣室志》"条认为,《新唐书》作张读任"吏部侍郎"有误。叶德禄在《四库提要〈宣室......
由内阁首辅李东阳、吏部侍郎焦芳等负责编修的《明孝宗实录》凡224卷,正德元年始修,四年撰成,共耗时3年。该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明......
陶谷,字秀实,本姓唐,后改姓陶。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陶谷在旁边拿出早已拟好的后周恭帝禅位制书,为赵匡胤受禅之用,为北宋开国立......
孫衣言(1814-1894),字琴西,號遜齋、頤齋,浙江瑞安人。道光三十年进士,官至太僕寺卿。辑有《永嘉叢書》、《甌海軼聞》。成林(?—1......
1900年6月16日,八国联军已经攻占了天津大沽炮台,义和团火烧前门外的洋药房,结果大火延烧,把前门楼子也给烧了。对于到底要不要依仗义......
众所周知,律令为唐代行政运转所遵循的法规,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方式。一般而言,律令具有一定的延续性^[1],唐代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动又......
量才授职,考核官吏,是提高统治效能、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官吏的考核都十分重视。西周时,《尚书&......
<正> 整理和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大家唐长孺先生辞世已历10年。在此期间,文书资料的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吐鲁番出土文书》平装本1......
<正> 荐举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古老的选举制度,为封建皇帝选拔官吏的重要方式之一,源远流长。其目的是选取一批真正具有实际工......
<正>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他在初唐诗坛上享有盛誉,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为初唐四杰。 关于骆......
解状又称家状,是唐代中央级考试考生的个人信息文书。中央级考试包括礼部常科贡举考试和吏部(含兵部)铨选考试。参加礼部常科贡举考......
清代浙派詩人厲鶚一生的活動範圍主要不離杭州、揚州兩地,在時人及後人的眼中,他都以不樂仕進而著稱,仿佛與友人詩酒之會,悠游於山......
<正>"游山灵运常携客,辟佛昌黎亦爱僧。"(袁枚《随园诗话》)这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号昌黎)作为中国历史......
<正> 骆宾王生年,颇多歧说,赖以推断其生年的主要依据都源于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中对骆《咏怀古意上裴侍郎》一诗写作时间......
唐代吏部侍郎为重要职事官,已有研究显示其职能大体能一以贯之得以发挥,从兼任官角度来考察则可以管窥更多的问题。唐代吏部侍郎中......
【正】 “选人”在唐代指那些通过科举及第、门荫结品、杂色人流、军功晋升等途径获取出身、有资格参加中央吏、兵二部主持的选官......
【正】 历代史书只记载了王昌龄开元十五年出仕后的简历,而对其出仕前的行踪只字未提。今人虽偶而提及王昌龄可能曾有过仕前漫游,......
【正】 世綵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卷第一有《请迁玄宗庙议》一文,《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外集》卷第一亦载之,并注引宋樊汝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