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役相关论文
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的出土,特别是《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竹簡》〔壹〕的出版,提出了許多問題。其中,有的問題已經解決,有的問題尚......
杨名飏(公元1773年——1852年),号崇峰,白族,云龙石门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卒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终年79岁,是道光年间一位著......
清代保甲长等多称地保,其职责亦有很大改变。这与雍乾以降里甲向保甲嬗递所带来的乡里职役变化有关。随着自然村庄逐渐成为国家控......
清代的吏役大体涵盖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等各种办事人员,此辈人等侵贪非常严重,可见之于《录副奏折》中的二百余件案件,本文对......
清末徽州的民间诉讼中,吏役因讼索费的现象十分普遍。《陶甓公牍》记载的几个典型案例反映出吏役在需索讼费时呈现出上下勾结、内......
明代,官府为通过缉私来实现盐业之专营,而不駅虽化缉私。为督促承役缉私的吏役完成盐业缉私任务,官府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缉私限获为......
珠江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南方,水运的大动脉。清中前期,珠江经过的6省地区各江口,都有相关部门和地方衙门对其进行航政管理和船只的......
我国古代曾长期实行史称"官吏分途"或"儒吏分途"的官吏役分类管理制度。清人陈宏谋在《分发在官法戒录檄》一文中论道:"有官则必有吏,有......
昌邑民元"五·一八"惨案俗称"杀秃子"。从表面看来,这一事件起因于剪辫这一近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习俗变革,但以1907年的昌邑县城图......
司法活动是州县行政的重要职能之一,吏役是这一职能的主要行使者。州县司法过程包括接收呈词、查勘与缉拿和词讼审理诸环节,捕盗关......
清初雇役制逐步取代徭役征发,伴随着额设工食银实施与取缔的反复,地方各级衙门吏役工食银数额亦基本趋同,均以年六两为基本尺度,至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