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侍郎相关论文
<正> 天一阁始建于公元1561—1566年间,是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之所,延传至今数百年,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杨名飏(公元1773年——1852年),号崇峰,白族,云龙石门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卒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终年79岁,是道光年间一位著......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郑成功的复台大军之中,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
《清史稿》卷一《本纪四·世祖本纪》,记乙酉年(1645)闰六月,“故明宁南侯左良玉子梦庚、总督袁继成等率骑兵十三万、船四万自东流来降”,把......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一对母子,两个政敌,一个是38岁的盛年,一个是78岁的老者,他们的死,相隔不到20小时,这仅仅是历史......
哪个慈禧更真实?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
中国是世界上最爱读书和藏书的国家之一。延绵数千年的藏书文化是我们堪为珍视的传统文化。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的......
【正】 我作《葛毕氏奇案本事考》纠正荧屏《小白菜》流俗不根之妄谈,1992年刊于《浙江学刊》,校勘不精多误字,后又收入《甘孺史考......
<正>朱智(?—1899),字茗笙,浙江錢塘人。咸豐元年舉人。歷任工部主事、軍機處章京、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卿等。光緒五年任兵部右侍......
熊文灿,字大濛,贵州永宁卫军籍,四川泸州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永宁卫学举贵州乡试第二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成第三甲第七十四......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朝政局动荡不安,中央政府的人事变动十分频繁。我想对这一时期清廷高级职官的人事变动作点具体考查,并以此为据......
夏原吉(公元1366—1430年),字维,明初重臣,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擢为户部主事;建文帝时期,升为户部右侍郎;明成祖时期,转为户部左侍......
<正>祁寯(jun)藻(1793~1866年),字叔颖,又字春圃,号淳甫,山西寿阳人。他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历仕四朝(嘉庆、道光......
<正>九月,庚辰,朔。晴,有风。炯斋葆良来谈。翁孙两尚书送来拟进前十名卷,交各房加圈,第一卷贝饱九十四,在十一房张编修孝谦房。傍......
<正> 以李自成衣民军的余部为主组成的夔东十三家军,是清初抗清斗争的主力之一。解放以来,阐述夔东十三家军抗清斗争的文章,几乎都......
【正】 康熙六十年四月(1721年5月)朱一贵因不满清廷驻台官员横征暴敛,滥捕砍竹民人,与李勇等五十二人,在台湾罗汉门举旗起义。不......
【正】 闽浙总督臣觉罗·满保谨奏,为恭请开销征台饷银事。 臣等查得,康熙六十年征台支出饷银二十六万两余,米六万余石。其中......
<正>"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错落有致的农宅院落",这是人们走进浦江镇革新村的第一印象。革新村位于闵行区浦江镇中部东侧,交通便捷......
<正> 朱凤标,字建霞,号桐轩,是清代名臣,当时社会上习惯称他“萧山相国”。本刊向朱家溍先生商借这幅画像发表。蒙朱家溍先生允诺,......
【正】明代工匠出身的优秀建筑家,因在所谓“正史”之类的著作,如万斯同的明史,王鸿绪的明史稿和张廷玉的明史,由于士大夫轻视劳动的传......
【正】 三、明代 危素(1303—1372):明初文学家。金溪人。曾仕于元,入明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能诗文,亦善书法。著有《说学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