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杂症相关论文
王汉文医师乃我院名老中医,从医60余年,擅治内科杂症,笔者有幸抄方两年,收获颇多.rn慢性前列腺炎为男科常见、多发病,中医称之为“......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气血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由党参、......
张仲景十分重视疾病的诊断,因此的诊治体系非常完备,完全是围绕伤寒病的诊治展开,书中所记载的疾病以及病理状态完全可以用现代医......
中所阐述的诊疗学理论十分丰富,运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能明确临证思路和方法,可显著提高中医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疗效.......
金匮胶艾汤化裁而来的局方四物汤由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所组成,主治妇人月经不调,笔者用治血虚阴亏的证候,取四物汤加味治疗收效显......
张任城临证喜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内科杂证.历代医家认为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肝肾阴虚之方,可用于肾阴虚诸症如盗汗,骨蒸潮热,腰膝酸......
<正>傅青主,晚清时期医学家、思想家。擅长于妇科、内科杂症。其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后人辑成的《傅青主女科》中(以下简称《女科》......
张仲景设理中汤,主治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胸痹、吐利等病。临床中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此方,治疗头痛、痉证、眩晕等病,随证加......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结证。笔者根据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原则,将原方化裁加减后用于治......
张恩树主任中医师系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从医50余年,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当归、白术、陈皮、炙甘草、升麻、柴胡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能,主治脾......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证而设。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消遥散加减治疗内科杂症,收效显著,现举验案......
中医学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人身有本,如木有根,水有源一样。俗云:灌其根而叶自茂,澄其源而流自清。治......
关键词:附子;内科杂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6-0038-02 附子的应用早在东汉时期......
黄连温胆汤出自孙思邈的<千金方>,具有清热除烦、燥湿化痰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味治疗内科杂症,收效满意.兹举案四则,以飨同道.......
张泽生(1895~1985年),江苏丹阳人,年少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师从孟河马培之嫡传贺季衡先生。出师后,张泽生在丹阳行医30......
<正> 上海謝利恆先生,治医数十年,学术經验俱称丰富。我从游門下时,是在抗战前二年,先生已年近花甲,精神朗靜,日診病人数十起,不以......
培补肝肾法是治疗内科杂病中常用的治法,宋康教授采用该法在"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对肝肾不足型的老年骨质疏松、壮年不......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防己、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主治风湿及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诸症。笔者以本方辨证加减......
糖尿病治验按徐树云(安徽省寿县寿春镇医院)杨修策(安徽省寿县县医院中医科232200)已故安徽省名中医徐冠军,从事临床60余载,擅长内科杂症,随其学习......
补中益气汤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且疗效显著。高新彦教授临证运用时强调须谨守病机,准确辨证,做到法随证立,方随法出,方证合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