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间相关论文
本文从孙了红1940年代的居住空间入手,揭示作者当时物质生存条件的艰难,并分析作品畅销与作者穷困这一现实情况背后的悖谬之所在。突......
听说现在国内顶级文学期刊稿费最高不过千字千元时,我和一同操作此題的同事明萌都很吃惊。而七八年前,这个标准更是低得惊人,最高千字......
发明味精的吴蕴初,最初被誉为味精之父,及至后来遇见了周恩来总理,总理觉得这位吴蕴初太神奇了,便改称他为味精大王。吴蕴初怎么个神奇......
摘 要:《上海赋》对老上海的历史、人物、风情等的描摹,体现了木心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等......
应该说,“不争”是杨绛先生一辈子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但是,在敌人面前,杨绛是“争”的。她的“争”,是由家国恨民族仇所激发的,是中国......
四十五年前,我还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毕业公演的剧目选了夏衍先生的剧本《上海屋檐下》。剧中的故事集中发生在上海的一幢石库门房......
抗战爆发后,大批“亭子间”的作家知识分子走向战场,开始学习采用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战场上的故事;同时,更多的劳动人民群众......
如果要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其中一个必定是住房的变化.比如,1978年上海人均住房面积仅45平方米,“鸽子笼”......
旧上海穷困百姓,居室条件是非常差的.其中,最不应被忘却的是两类.一类为“滚地龙”,那是在废弃的空地上自建的帐篷,或用旧木板、硬......
40多年前3月的一天,我二哥与一帮哥们儿躲在亭子间商量,想在家办个20岁生日派对。从门缝中窃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在楼道里团团转......
其实这个外婆并不是我真正的外婆,嫡亲外婆是外公的结发妻子,在母亲十岁的时候就病故了.这之后外公又娶了一位富家女,但在我年幼时......
20世纪30年代末,延安是进步青年和左翼知识分子向往的革命圣地。各地青年和进步人士激情满怀,或孤胆上路或拖家带口,形成了奔赴延安的滚滚......
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很快风靡全国1935年2月,在上海雷米路(现永康路)一家纸烟店楼上的亭子间里,中国革命音乐的开拓者之一......
周立波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影响的外国文学翻译家。本文认为,置身于上海“亭子间”的周立波,能以外国文学译介名世,既因为他拥......
亭子间是上海弄堂房子中的一间,在二三十年代,则一度成为文人和下层市民的主要居所。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从妓女与狎客的角度......
亭子间文化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带有边缘性、激进性和波希米亚气质的青年亚文化。鲁迅认同左翼青年的基本文化精神而成为亭子间文化......
亭子间在上海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居住空间,但在1930年至1945年间的都市文学中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亭子间书写丰富了都市文学,并与同......
20世纪30年代,从上海"亭子间"的恶劣物质生存环境中产生了左翼文化人群体的青年文化,即带有边缘性和激进性的"亭子间文化"。亭子间......
上海亭子间是旧上海记忆的经典元素之一,在都市思想史视野里其内涵有四:其一,地域风情和建筑层面上的亭子间,本是旧上海底层居民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