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虞相关论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群星闪耀。有一位诗人却如一颗流星,瞬间划过,留下灿烂的光芒后,便悄然隐去,难觅踪迹。他就是被人们遗忘了......
于赓虞在开始文学创作之时就已经阅读了相当多的西方诗歌作品和文论,所以他的创作准备很充分,这也使他的前期诗作显得纷繁芜杂。主体......
于赓虞是20世纪20年代天津“绿波社”的诗人,1923年开始与同人合出新诗集.他的诗多写绝望的,厌世的,烦乱的,病废的情感.在中国新诗......
沈从文曾在早期论及于赓虞的诗,但其后期的相关论述中便不再提及。这与其在创作追求上更具通变意识有关。上世纪20年代,沈从文新诗......
“恶魔诗人”于赓虞致力于新诗诗体的探索。他提出的内容思想化、音节和谐化的散文诗理念,对散文诗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他对......
于赓虞是一位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中国“恶魔派”的诗人,虽被当代人所遗忘,却有着中国新诗坛上卓然不群的风格与情调,那就是——浪漫的......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于赓虞是一位被忽视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短短十年创作诗集达七部之多,并形成了自己完整、系统的诗学理论。......
吴兴华的诗在题材、意象、诗想、形式方面,有意与流行的自由体新诗拉开距离,大踏步向古典诗靠拢,用力之深,在1940年代诗界,堪称异数。19......
由河南大学文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于 2004年 10月举行。会议......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契合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文人及新青年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潮流,因而在被叙述与解读中,他也成了浪漫的生活方式、......
<正> 李金发的《微雨》问世后,象征诗在中国流行起来了,并逐渐形成一个新诗流派。但这主要并非李金发的影响所致。因为二十年代后......
<正> 著名诗论家朱自清曾把中国新文学的前十年诗歌分为“自由诗派”、“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并自称这是“强立名目”。有人......
于赓虞被视作一个"从广义的浪漫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重要过渡人物之一"的诗人,无疑已经得到当代学界公认的一个定位。不过,这种"转......
于赓虞在开始文学创作之时就已经阅读了相当多的西方诗歌作品和文论,所以他的创作准备很充分,这也使他的前期诗作显得纷繁芜杂。主......
于赓虞作为二十世纪初期现代新诗坛的一位进步诗人,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上为新诗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可谓现代新诗史上不可缺少的......
于赓虞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学界对其关注不多。他的诗学理论更是鲜有学者涉及,谈及所受的域外影响也总是拘泥......
于赓虞被归类于"颓废派"诗人、"恶魔诗人",但其实他不论对诗对事都很认真,尤其对中国新诗前景满怀期冀且执着于诗的理论探索。从新近发......
于赓虞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1923-1949年的研究多为其好友所作,在诗歌内容、艺术形式、中外影响等方面为于赓虞研究打开了通道,其中,诗......
<正>"散文诗的‘本己之物’从来都没有擦亮过我们的视线。"(1)(王芬)这里所谓"本己之物",指的是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文体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