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观相关论文
通过比对、分析康有为在民国癸亥西游前后的有纪年的作品,笔者发现:康有为晚年的书法实践、碑学思想与书学观念在其癸亥西游前后发......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嘉盛世”是清朝最后一个繁荣的时代,自此之后封建王朝开始衰落。在这个时代,书法及其相关领域的......
苏轼作为宋代诗词歌赋与书画的集大成者之一,他汇通艺术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文学、书法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学、书法上的成......
◆摘 要:在儒、道、释三教并重的北宋,传统士人重视社会政治人格的同时,亦注重实现个人价值。本文以《东坡题跋》为视角,探究以老庄为......
宋后期书坛已出现严重的思维僵化倾向,此时的苏轼努力挣脱了唐人重法观念的束缚,提出了“出新意于法度之内,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我......
本文从四方面论述傅山的艺术和人格精神,以揭示其“天下为公”的奇崛之气。一,傅山的人品,从少年时期的尚侠、青年时期的“伏阙讼冤”......
清末民国时期的张伯英不仅是一位享有时誉的书法家、风格清逸的诗人、涉猎广泛的收藏家、功绩卓著的方志学家,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
自古以来,文人对书法的依恋,可谓是文人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书法艺术已“成为文人抒情冶性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①。......
摘要:傅山,初名鼎臣,字青主,别号公之佗、石道人、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西北老人等。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医学家、书画家......
时至晚晴,"尊碑抑帖"的书学观因受康有为等人的鼓吹而盛行,但是张伯英并未受时风裹挟,在碑帖搜访和评鉴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学......
书法虽然属于艺术的范畴,但是其萌生及发展是建立。正如唐代书家张怀瓘《书断·序》云:“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
周寅宾、钱振民二先生整理的《李东阳集》为目前收录李东阳作品最全的集子,然犹有未尽。通过使用少为文学研究界所关注的碑刻、书......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学者、诗人和书法家。马一浮精通于中西方哲学、文学以......
欧阳修书学观的核心是“学书为乐”.这种书学观的形成,既有其自身性情和仕途遭际的内因,更有来自社会大背景的深层影响.本文着重阐述宋......
在清代碑学流变中,沈曾植远不及阮元、康有为诸人影响远播。阮元“北碑南帖”之论,康氏今学、古学之说虽有缕析流派之功,然其论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一、黄绍箕与康有为的交往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晚号鲜庵,别署斤竹山人、鱼羊山人等。浙江瑞安人。黄绍箕幼承家学,光绪六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生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一○三六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年),享年六十六岁。......
陈宝琛(1848~1935),闽县人(今福州螺洲人),字伯潜,号弢庵,晚号沧趣老人。作为同、光、宣三朝老臣,陈宝琛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
<正>通常,康有为书学思想(以《广艺舟双楫》为代表)的研究者会集中关注他某个具体的观点。从某些方面来看,康有为的书学思想也许不......
邓肃为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有《栟榈集》25卷传世。他诗、词、文兼善,又长于书法。《论书》阐明了他对笔墨纸砚的认识与......
南宋年间朱熹在江西饶州、信州、徽州等地区讲学著述,这一地区多有其书迹刻石留存,其中《紫阳遗墨》是清道光年间上饶知县曹人杰依......
<正>引言:宋曹,明崇祯及清代顺治年间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江苏盐城人,崇祯时官至中书,入清后,则隐居不仕。工诗善书。书论《书......
董其昌是晚明极具影响的大家,因其深谙禅法,又具备很高的书画实践水平,随即将自身修行体悟与书画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开创出以禅论画......
<正>陈垣先生(1880-1971)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是老一辈的史学大师。最近,岭南美术出版社"新广雅丛书"继《陈寅恪先......
<正>欧阳询是隋唐之际承上启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位书家,他取法魏晋,于北朝碑版和南朝法帖都广泛涉猎,裁成一象而八体兼善。......
<正>一、傅山"四宁四毋"书学观的提出傅山在《作字示儿孙》五古诗跋文中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说......
<正>乾嘉之际,随着考据、金石、文字学的盛行,碑派书法开始兴起,从此书法艺术的发展开始分成碑学和帖学两个方向。碑学作为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