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馆相关论文
1914年8月,袁世凯的贴身秘书吴璆,携带袁的亲笔信前往青岛。吴此行的目的,是聘请武昌起义后避居青岛的前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担纲纂修......
记史学家柯昌泗 说到柯昌泗,现在知道的人大概不多了,但他当年的确是一位饱学之士,历史专家。台静农先生在《辅仁旧事》中说: ......
在我们深切怀念台湾同胞的时候,常常想起台湾近代史上一位爱国知识分子——连横。 连横,字雅堂,号慕陶,又号剑花。一八七八年二月十......
民国三年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决议:“请特设清史馆,由大总统延聘专员,分任编纂,总期元丰史院,肇启宏规,贞观遗风,备登实录,以与往......
清史馆于1914年由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下令成立。赵尔巽受聘出任馆长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纂修人员的聘任。所聘纂修人员以前清进士......
《新元史》凡二百五十七卷,是研究元代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作者柯劭忞(1848—1933),清光绪进士,曾任清史馆总纂,一生治学广博,尤......
我国历史上有易代修史的传统.综观历代所修之二十四史,前四史多出史官私人著述,而自唐代始,则由国家设馆置局,命重臣以领之,为前代......
《清史稿》自1914年设馆编修,至1928年出版成书,前后历14年,比起《明史》之经60年修成则太速,但较《元史》数月而成则从容许多。其编修......
晚清总理衙门章京、民国清史馆编修李岳瑞在其历史笔记《春冰室野乘》中记载:一日,道光皇帝想吃面片儿汤,令御膳房备办。次日,内务府奏......
《清史稿》是民初官方主持纂修的史书,刊印不久后却因“内清室而外民国”的反动立场而被南京国民政府查禁。究其原因,首先,清史馆在归......
《清史稿》的编撰历经14年,从设馆编修到刊印,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尽管由于撰述人观点有差异,水平有高低,但史稿确有"丰富之史料"价......
金梁是《清史稿》编修和刊印过程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927年,金梁通过袁金铠的关系进入即将结束使命的清史馆。由于金梁为人好......
他是章太炎门下弟子,被戏称为“西王”;他是出席“全国读音统一会”的代表,在“国语运动”中起草的注音符号方案一锤定音;他是新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民国政府开设清史馆,组织人手编修清史。清史馆内外诸多人士就如何为孝钦太后(即慈禧)立传,陈说己见。最终,由逊清遗老主持的清史......
<正> 前两年,谢刚主先生到沪、杭、甬几处大图书馆中看善本书情况。谈起上海馆中收有许多近人的书札、日记,数量很大,都未整理,十......
<正>一、"刑法志"的历史发展志书的功能,在于别立专题,补纪传之遗漏。廿四史并非皆有专论刑法的"志"与"书"①,司马迁《史记》开纪......
<正>民国初年,设清史馆,赵尔巽为馆长,所聘总纂、纂修、协修100多人,桐城派文人,如马其昶(通伯)、姚永朴(仲实)、姚永概(叔节)、吴......
民初开设清史馆,前人多持袁、赵二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之说,实际情形则大为不同。从清史馆的创设及赵尔巽出任馆长,可见该馆的设......